據"中央社"報道,因鮮乳價格上漲而帶動許多咖啡業者調漲含乳咖啡價,臺灣消基會質疑,國際咖啡價格下降,業者齊頭濫漲不合理也不合法;消基會也呼吁消費者團結起來一起抵制業者。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今天舉辦"齊頭濫漲!咖啡業者不應趁火打劫造成物價波動"記者會。消基會表示,鮮乳收購價僅調高每公斤新臺幣1.9元,末端商品漲幅一杯5到10元,理由何在?另外,連不含鮮乳的黑咖啡也一并調高售價,遭消費者質疑是否借機喊漲。
根據消基會網站調查顯示,在269名網友投票中,有89.91%認為調漲現煮咖啡價對于購買意愿會"很有影響",7.06%認為"略有影響",2.02%認為"沒有影響".
另外,根據消基會提供入口網站yahoo奇摩在10月5日至11日調查結果,其中有47.3%的網友表示"會減少購買次數",有40.7%則"完全不購買,漲太多了",有8.2%認為"不會改變,漲幅可接受",另外的3.8%"不知道或無意見".
消基會秘書長陳智義表示,他們認為有三項不合理,包括國際咖啡價格下跌20%以上、黑咖啡不含乳品卻漲價,及每家公司成本結構不一樣,但為何不管平價或中高價的連鎖商店在同一時間漲價,漲幅一樣,"這是很明顯的聯合行為,公平會應該盡速調查".
陳智義指出,消費者面對這波不合理漲價,有高達90%受訪者以上會拒喝,這是消費者不得已的拒喝行為,面對企業經營者不合理行為。
消基會呼吁,消費者如果要讓業者感受到壓力,應該少買、少喝,甚至對于不當哄抬物價行為的業者,采取拒買、拒喝的抵制行動。
消基會也呼吁"公平交易委員會"拿出魄力,對于業者是否涉及聯合行為嚴加調查,并公布這次針對咖啡業者漲價行為的調查結果。
此外,消基會呼吁業者,如果只顧所謂的反應成本而不考慮消費者感受,恐怕會流失一部分的顧客群。業者經營成本中包含的項目很多,并不是只有咖啡豆或鮮乳,因此,沒有理由悉數讓消費者吸收。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