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劉女士致電本報反映,今年的冬棗要么很貴,要么很便宜,價格從2元/斤到20多元/斤不等,而且無論在水果店還是水果攤,店家都愛稱自己的冬棗是山東沾化產的,她懷疑這其中有假冒的成分,而揚州本地的芽棗幾乎沒有人提及。當前正是吃冬棗的時節,然而市場卻讓消費者難以辨別。為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奇怪 同樣的棗子價差懸殊
“這棗好吃,山東沾化的!”昨天上午,記者連續走訪了十多個水果攤和水果店發現,不論是店家還是水果攤主都在大聲吆喝“沾化”二字,但價格卻相差懸殊。
在水果攤比較集中的秋雨路,一位擺攤的女老板介紹,“我這是山東沾化的冬棗,好吃得很,三塊五一斤。”隨后,記者向西走,在路北接近一修電動車店面的門口看到同樣的大小、外形也極其相似的冬棗,開價為8元/斤,“這么貴,我昨天才買的一斤2塊。”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先生說,“現在棗子的價格相差太大,搞得我都不敢買回家給小孫子吃。”
吆喝 都說自己是“沾化棗”
隨后,記者先后跑了多家水果店和沿街賣冬棗的水果攤,被問及棗子品種時,幾乎所有的老板都聲稱是“山東沾化的冬棗”。
“我最近買棗子,如果是在水果店買貴的,就甜而脆很好吃,要是臨時起意在水果攤買就說不準。”家住念四小區的陳惠提出了一連串疑問,“按說同一個產地產出的棗子最多新鮮度有點差別,但不至于價格和口感都相差那么多吧?現在這是不是冬棗啊?會不會是芽棗充冬棗賣?我還聽說有梨棗和婆棗這些品種。”
市場 冬棗上市沾化的最好
“冬棗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山西梨棗、河北婆棗只是叫法不同,其實品種都是一樣的,只是因為氣溫高的陜西、河北一帶上市比較早,9月底就上市了,最后上市的是山東沾化,口感最好,所以知名度最高。”揚州亞聯水果批發市場的楊經理介紹,“至于芽棗,揚州沒有大規模種植的,最近在泰州、淮安漣水一帶,因為口感不如冬棗,不進我們的市場。”
據介紹,目前,冬棗已經完全上市,批發價從每斤1塊多到8塊多不等,“各地冬棗外形上沒有太大差別,品級主要按大小來區分,產地區分的確是山東沾化的最好,皮薄、密度細、脆甜,山西的冬棗皮厚肉松,河北滄州屬于鹽堿地,皮厚。”楊經理說。
辨別 選冬棗要青中泛紅
“現在上市的冬棗中,山東沾化的最多,其他地方的也有。”文匯路一水果店老板介紹,“就是幾個地方的都有,所以才容易魚目混珠。”
楊經理介紹,目前的確是幾個地方的都有,但市民購買時比較好辨別,“好的棗子手一抓就是硬的,那種抓在手上軟軟的不是時間長了,就是品質次一些。如果棗子青中泛紅,那是正常的,因為有一面陽光充足曬的,如果紅的太多,一定是時間太長,水分不足不好吃。”他還提醒,棗子可洗凈后放冰箱冷藏幾小時再吃,口感更好。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