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20日起,衛生部公布的gb14963-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蜂蜜》正式實施。但記者調查發現,濟南的超市和一些蜂蜜專賣店銷售的大多仍是"老產品",與"新國標"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外包裝挺精美成分標注不清
"新國標?沒注意過,我都是看價格買蜂蜜。"24日上午,在某大型超市購物的市民曹恒常先生表示,雖然他經常買蜂蜜,但卻不知道國標、波美度是什么意思,只好憑感覺買,一般也就挑選價格貴點的或者新出的,這樣可能比較有保障。
蜂蜜"新國標"規定,蜂蜜應當為天然物質,經過化學工藝加工的,只能稱為"蜂蜜制品",不能稱為"蜂蜜",100克蜂蜜中至少應含有60克果糖和葡萄糖。而桉樹蜂蜜、柑橘蜂蜜、紫苜蓿蜂蜜、荔枝蜂蜜和野桂花蜂蜜的蔗糖含量要小于或等于10克/100克,其他蜂蜜則要求小于或等于5克/100克。
記者走訪幾家大型超市發現,蜂蜜的外包裝都比較精美,但大多數都未標明具體成分和含量,更不用說蔗糖含量了。還有不少蜂蜜在外包裝上很難看到產品標準號、質量等級,只有一些比較大的品牌才會標得比較詳細。
"這些應該都是按照最新國家標準生產的吧?"當記者問到是否知道蜂蜜新標準實施時,不少超市工作人員都表示不清楚。而在超市貨架上,大多蜂蜜產品執行的依然是gb18796-2005標準,很多品牌執行新標準的蜂蜜尚未上架。
一名導購員告訴記者,除了國標外,生產廠家對于蜂蜜的純度標注也很含糊,經常誤導消費者。有的雖然標明蜂蜜純度是100%,但就他從業多年的工作經驗來講,市場上純度為100%的蜂蜜并不多,大多純度為60%、70%.
蜂蜜是否摻假專家也難辨別
"現在超市和專賣店里銷售的蜂蜜多數都存在蔗糖含量過高的現象。"山東省蜂業協會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即使一些在公路旁邊銷售蜂蜜的養蜂場,也存在著給蜜蜂喂白糖的現象。
濟南海佐蜂業園的養蜂人劉海佐告訴記者,舊國標要求蜂蜜本身含量大于90%,但新國標對蜂蜜進行了重新定義,要求蜂蜜為天然物質,這在廠家的批量生產過程中實際上很難實現。"真正的蜂農生活都很苦,一年四季都要帶著帳篷四處搬家。而就廠家來說,則很少有自己專門的蜂場,蜜源多是從蜂農手中收購來的。"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