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累計進口美國豬肉2億磅,同比增加5倍
中國高肉價下的美國偷豬潮
近月以來,與中國遠隔千山萬水的美國中西部的愛荷華州、明尼蘇達州等多地的養豬場主人遇到了一個和中國上百萬養豬農戶一樣的十分“肉疼”的問題,那就是一夜之間所養的近千只豬玩起了“人間蒸發”游戲。國內網民在網絡上十分熱衷的“偷菜”游戲在美國上演了真實版的“偷豬潮”。
由于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范圍內的豬肉價格飛漲,偷豬已經成為一個極為劃算的“買賣”。據美國密蘇里大學農業經濟學教授羅納德普蘭稱,由于全球谷類短缺導致全球豬、牛肉普遍缺貨,美國豬肉價漲到有史以來最高的每頭200美元以上,升幅達到了60%。況且偷來的豬在如今“一豬難求”的時代銷贓極為容易,美國盜賊們把黑手伸向肥豬就不難理解啦。
按照過去的常理來說,美國人對豬肉的喜愛不及牛肉和雞肉,因此豬肉在美國一直很難賣出高價。可是美國人不喜愛豬肉并不代表地球人不喜愛豬肉啊,特別是多數中國人對于豬肉的喜愛那在全球絕對是第一份的,豬肉可是多數國人餐桌上的首選,每天的飯桌上如果沒有以豬肉為代表的葷菜,那今天的飯就算沒吃。多數中國人對豬肉的偏愛讓豬肉價格成為影響cpi的重要因素,cpi的漲跌背后隱隱約約有著“豬肉價格”的影子,有經濟學者戲稱cpi被肉價“綁架”。
就拿今年的cpi數據來看,當今年7、8月份的cpi高居6.5、6.4不下時,國內豬肉零售價格也漲至了年內最高位每公斤36元左右。國慶節過后,由于需求的放緩和生豬上市速度的加快,豬肉價格出現了10%幅度的下跌,最新的豬肉零售價格在每公斤28元徘徊。
中國豬肉價格的高居不下讓美國的養豬戶們很是羨慕,因為與國內當下的高肉價相比,美國的豬肉價格便宜了一半以上,每斤豬肉的價格僅為6元左右。中美之間豬肉價格的巨大價差讓精明的商家們看到了一個新的生意,那就是從美國進口豬肉到中國賣。上海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關區累計進口豬肉5.9萬噸,價值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激增1.8倍和4.3倍;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1755美元,上漲91.7%。9月當月進口量更是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4萬噸,激增3.2倍,美國已躍升為第二大進口豬肉來源地。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