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石家莊10月28日專電題:成本上漲奶農“棄牛打工” 鮮奶面臨“質”“量”雙重考驗——河北奶牛養殖狀況調查
記者王昆、馬天云
記者在河北石家莊、邯鄲、保定等地采訪時了解到,今年以來,玉米、飼料價格持續攀升,但鮮奶收購價格卻低于去年同期,奶農養殖成本增加、收益降低,部分奶牛小區出現“棄牛打工”現象。業內人士分析,如果奶價持續低迷至年底,奶農會大面積棄養、屠宰奶牛,奶源基地遭到破壞。同時,奶農如果不按標準飼喂奶牛,將導致奶牛營養不良,影響奶牛的單產和養殖效益。
飼料上漲奶價下滑
保定定州市北高蓬村村北,綠樹環繞的地方坐落著一個現代化的大型奶牛養殖基地。奶農王彥明在這里飼養了120頭奶牛,其中產奶的奶牛達到70頭,每天能產1.6噸奶。記者到達基地時,王彥明剛給牛擠完奶。
“飼料成份以玉米為主,去年玉米價格是約2元/公斤,牛奶3元/公斤。然而,今年玉米價格漲到了2.6元/公斤,奶價則降到2.85元/公斤。一升一降,這樣算下來每個月還賠錢。”王彥明說,“真不明白為啥飼料漲得這么多,奶價反而低了呢?”
河北奶業協會秘書長袁運生認為,一方面是消費者對乳制品市場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是乳制品加工企業已初步完成奶源基地劃分,他們在局部地區形成壟斷后開始壓低價格。
石家莊行唐縣大為生態養殖場集中飼養了800頭奶牛,2008年養牛戶曾高達70多戶,現在養牛戶僅剩18戶。養殖場負責人陳大力無奈地告訴記者,“日產奶量25公斤的牛,每天要吃混合飼料10多公斤,算下來一天賺不了什么錢。”
記者與陳大力交談時,奶農陳勝軍開著三輪車來到養殖場看他的牛,他自己喂了64頭牛,其中產奶的約20頭,每天能產400公斤奶。陳勝軍說,“我現在養著40多頭白吃飯的牛。這些牛一天吃草吃飼料就得花1600多元,我已經開始賠錢了。”
部分地區奶農棄養奶牛
記者在行唐縣軍立奶牛養殖小區采訪時,奶農馬立風正在跟牛販商談價錢,想把自己4頭奶牛全部賣掉。“我這4頭牛,有兩頭正在產奶,一天產40公斤。但是這兩頭牛一天就得喂25公斤飼料,純利一天只有30多元錢。再除去其他兩頭牛吃喝,純利剩十幾元錢,實在喂不下去了。”馬立風說,過一段時間他就進城打工。
保定望都縣元光奶牛養殖場建于2003年,記者從消毒通道出來后,一排排整齊的牛舍映入眼簾。下午五點,正是奶農們擠奶的時間。閑暇之余,奶農們聚在一起商量下一步打算。“混合飼料已漲到2.9元/公斤,鮮奶收購價還維持在2.85元/公斤,算下來一斤奶的錢還不夠買一斤飼料。”奶農李進五一邊把奶牛往擠奶車間趕,一邊告訴記者,“我已經準備賣牛了,總是賠錢,還養著干嘛。”
養牛大戶王彥明前不久在新樂市買了兩頭牛,之后又趕到承德豐寧去挑牛。王彥明說,“在豐寧,日產奶3噸以下的奶牛小區都停產了,大部分奶農都不養了,我正好可以撿個便宜。”
基地減少鮮奶品質下降
記者從河北省畜牧局獲悉,據不完全統計,河北奶牛存欄量為190萬頭,牛奶年產量約500萬噸,境內有38家乳制品企業可以收購鮮奶。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一些奶農開始非正常淘汰奶牛,新樂市邯邰鎮某奶牛養殖小區已停產,部分牛被送到屠宰場。
“如果奶價再不提,年底就會出現大面積的淘汰奶?,F象。”高蓬奶牛養殖基地經理楊樹軍憂心忡忡,他說,“奶牛存欄量大幅下降,產奶量下滑,奶源基地遭到破壞,短時間內是難以恢復的,未來乳業將遭受重創。”
不僅如此,如果奶農不按標準飼喂奶牛將導致奶牛營養不良、生產性能下降,影響奶牛的單產和養殖效益。邯鄲市辰翔奶牛良種繁育有限公司柴連政說,“現在這個市場就是上擠下壓,上面奶價低,下面玉米、飼料漲,我是沒信心了,奶農信心不足,都感覺陷進去了,怎么養都不賺錢,奶農也很少在怎么養好奶牛上下功夫。”
蒙牛乳業保定有限公司奶源部經理郝留柱表示,公司以質論價,對奶農的生鮮乳收購指導價為2.8元/公斤。目前,每天收購鮮奶500多噸,局部地區品質不達標。
行唐縣畜牧局副局長路書平告訴記者,奶農們好料不敢喂,越不喂好料,奶的質量越上不去,奶價則一直低迷,奶牛養殖或將進入惡性循環。
袁運生認為,奶農淘汰奶牛在短期內可能會造成市場動蕩,奶制品加工企業爭搶奶源,提高終端產品價格。他建議,政府應建立預警系統,對市場出現的不穩苗頭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控。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