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日從公安部獲悉,日前,在公安部統一部署指揮下,浙江、福建、山東等12個省市公安機關同步行動,統一收網,開展打擊制售假酒犯罪專案集群戰役,取得顯著戰果,共摧毀制售假酒和商標、包裝材料犯罪團伙19個,打掉犯罪窩點97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84名。
截至目前,在此次專案集群戰役中,各地公安機關現場查獲“茅臺”“五糧液”“劍南春”“洋河藍色經典系列”“郎酒”等10多個市場知名、熱銷品牌假酒1.4萬瓶,各類商標標識、包裝盒(袋)3000萬余件(套),印刷機、打碼機、曬版機、覆膜機及叉車、貨車等各類制假、運輸設備共100余臺。據估算,如這些假冒包裝材料被制成假酒流入市場,市值將超過30億元人民幣。
據介紹,今年8月以來,公安部“亮劍”辦組織對浙江溫州林某、黃某、林某等三個制售假酒包裝材料的核心團伙線索、福建寧德楊某制售假酒包裝材料團伙線索、天津王某制售假酒團伙線索進行分析研判,多次召開線索交辦會、戰役調度會,對集群戰役做出周密部署。
日前,在公安部統一部署指揮下,浙江、天津、福建、江蘇、山東、湖北、北京、上海、河南、安徽、江西、海南等12個省市公安機關,緊緊圍繞上述案件及其延伸線索涉及的犯罪網絡和產業鏈條,同時發起專案集群破案戰役。行動中,公安部“亮劍”辦有關負責人分赴浙江、天津等重點戰場指揮督導,各地公安機關領導周密部署,靠前指揮;各參戰地按照公安部“亮劍”辦的統一指揮,密切協同,合成作戰,戰役行動取得顯著戰果,涉案的制售假酒犯罪產業鏈受到毀滅性打擊。
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從此次專案集群戰役情況看,當前制售假酒犯罪呈現如下突出特點:一是產業鏈條健全,作案手法日趨專業。破獲的案件中,既有專門從事假酒商標標識印制的,又有負責假酒外包裝生產的;既有專門制作假冒防偽標識的,又有設立地下窩點生產假酒的,已形成完備的產業鏈條。二是假冒品牌眾多,緊貼當前市場消費趨勢。制售假酒犯罪團伙所侵害的品牌種類涵蓋了國內主要白酒品牌,生產的“茅臺”“五糧液”等假酒,均是當前暢銷緊俏品牌,社會消費量巨大,假酒流入市場,給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隱患。三是地下交易網絡活躍,制假售假“黑色經濟”已經形成。案件涉及地區中,既有傳統印刷、制造業發達的沿海地區,又有市場消費數量巨大的大中城市,并輻射中西部地區,地下交易非常活躍,各地制假售假人員相互交織,錯綜復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