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價格暴漲的那些農作物、中藥材品種現在出現了暴跌,生姜、大蒜、白菜等等在原產地積壓而無法出售。每天都有各地菜農尋求幫助銷售的信息,從柿子到土豆。
這次菜賤傷農的事件,其實是中國農業生產長期以來處于原始狀態的結果。除了少數生產基地有組織性外,大部分農業生產與牲畜飼養都是散戶所為。這種生產狀況缺乏可靠的供需信息,很容易被市場波動蠱惑產生蛛網效應,農民總是周期性的受傷者。
“好久沒買到過這么便宜的大蒜了,現在每斤只要2.5元了,比當初的10元差太多了!”昨日下午,正在五羊新城東興南菜市場買菜的陳伯說。顯然,昔日的“蒜你狠”已經風光不再。
“現在大蒜的批發價到了2元以下,與2010年的蒜價沒法比。”東興南菜市場劉姓檔主表示,自今年年初開始,廣州大蒜價格便進入下行空間,目前的批發價可以說達到了近兩年來的最低價。
業內人士表示,廣州大蒜價格的回調主要是源于主產地山東大蒜價格暴跌。據《第一財經日報》近日報道,山東金鄉縣大蒜收購價格僅為每斤8毛錢左右,不及去年此時的五分之一。金鄉縣是世界的大蒜之鄉。
據山東農業廳官網——山東農業信息網對35種蔬菜價格的監測,10月24日-30日,山東蔬菜批發價格下跌持續,平均價格2.39元/公斤,較上周下跌5.24%,已連續4周下跌。其中,24種價格下跌,3種價格持平,8種價格上漲。生菜、茴香、萵筍價格大幅下跌,分別下跌32.75%、25.68%、25.56%。
與上年同期相比,蔬菜批發價格下跌25.59%,其中,27種價格下跌,8種價格上漲。生姜、大蒜、菜花價格跌幅超50%,分別下跌73.13%、72.53%、52.10%;西蘭花、洋白菜、大白菜、西葫蘆、白蘿卜、土豆、芹菜、茴香、菠菜、西紅柿、佛手瓜、蔥頭價格跌幅超30%,分別下跌49.15%、43.79%、42.54%、41.01%、38.77%、37.65%、37.40%、37.39%、34.76%、33.80%、31.73%、31.35%。
山東其實并不是個例,近期國內農產品下跌聲一片。
商務部發布的監測報告顯示,上周(10月24日至30日)食用農產品和生產資料價格繼續回落。10月以來已連續三周回落。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下同)下降2.2%,其中生菜、芹菜、大白菜降幅分別為15.4%、11.7%和11.4%,油菜、白蘿卜、茄子分別下降6.2%、3.8%和3.7%。
農產品暴漲暴跌最后埋單的仍然是農民。山東金鄉縣蒜農告訴記者,一畝地一般產蒜2000斤,蒜農賣蒜收入在1600塊錢,而種蒜成本在3600塊錢左右。這意味著每種一畝蒜今年要賠上近2000塊。(南方日報)
分析:原因何在?
從9月中旬開始,生姜價格降勢再現。目前全國生姜價格大幅低于去年同期,11月2日價格同比下降45.5%,供給過剩,價格暴跌,菜賤傷農,姜農平均每畝損失1500元以上。此外,一個月以來,我國九成省區市大白菜價格下降,其中北京、天津、河北、海南、遼寧價格降幅達50%以上,每斤不到4角。
為什么我國每年都會出現農產品價格暴漲暴跌現象?直觀原因當然是,農民在種植時依去年的價格,如果去年價格好,今年大家都種,就導致供大于求,價格暴跌;今年的低價又會在第二年使大量農民棄種,供應減少,供小于求,就導致價格暴漲。農產品就在這一惡性怪圈中跌漲,致農民損失慘重。
其實還有更深層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