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出現假冒偽劣產品已經不是什么新聞,日前有報道甚至稱“十個拉菲九個假”,這些假酒來自什么地方呢?記者近日采訪海關和相關業內人士時發現,經由海關等正式渠道被查出的假酒占比很少。數據顯示,近兩年來在從黃埔口岸報檢報關的數千批次的進口葡萄酒中,檢驗檢疫部門共檢出不合格并作退運和銷毀處理的產品只有14個批次、18個品種、3.7萬升,不合格率僅為1.7%。而業內人士舉報稱,國內出現的假冒偽劣紅酒99%都產自于國內,并非來自海外。
國人把紅酒當啤酒喝
國人對紅酒的消費增量簡直可謂驚人。此前,一位意大利經銷商在上海外灘對記者笑稱,中國人把紅酒當啤酒來喝。
昨天,黃埔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向南方日報記者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年未窮,從黃埔口岸進口的紅酒已有1556批次,貨值6331.8萬美元,共1558.6萬升,同比增長27.2%,貨值增長63.1%。而據海關統計,今年1-9月,經廣東口岸進口的葡萄酒4791.6萬升,同比增長45.2%。
有專家預測,中國有望在2014年成為全球第六大葡萄酒消耗國,5年內中國市場的葡萄酒進口量將達到5000萬箱(9升/箱),10年內有望再翻一倍。而目前,中國葡萄酒進口量已從2010年的1650萬箱增至2300萬箱。
事實上,進口紅酒在國內僅占有不到1/3的市場份額。然而,過去4年間中國的進口葡萄酒數量卻攀升了60%,遠遠超過國產紅酒的增速。天天紅酒網負責人鐘琳此前告訴記者,若國產葡萄酒不提高標準,其在市場的主導地位遲早要被進口葡萄酒顛覆。
這絕非危言聳聽。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投資客開始搶灘內地爭食市場蛋糕。日前剛剛落幕的第七屆廣州國際名酒展,匯聚的海外酒莊就高達500多家,國內知名品牌企業近400家,規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0%。而asc精品酒業公司有關負責人作過一個估計,中國目前已有約2萬名葡萄酒進口商與經銷商。
品鑒能力差假冒偽劣盛行
持續加劇的市場競爭,也開始導致一些有悖商道的投機行為。最明顯的就是假冒偽劣產品泛濫。法國波爾多拉古云公司出口部經理馬杰把原因主要歸結為國內絕大多數消費者缺乏基本的紅酒品鑒能力,以致讓不法商家有機可趁。
日前,記者來到廣州保稅區國際酒類交易中心,走訪了該保稅區著名的“紅酒一條街”。在全長1公里、建筑面積達10萬多平方米的中心區,已進駐了大大小小80多家進口葡萄酒的經銷商。據該中心的馮經理介紹,僅今年經由他們這個交易平臺發散到內地的紅酒就有數百萬瓶,產品來自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美國和智利等許多不同國家,涵蓋了上千個品種,面向高中低端等不同層次的消費群體。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