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區引自歐洲的ks22g 、nm22 、ib2三個板栗洋品種,漂洋過海“安家”渤海鎮渤海所村板栗基因庫。據悉,這是京郊首次引進的歐洲板栗基因,如果表現良好,計劃實施嫁接本地品種,以促進本地品種改良換優。
懷柔板栗,名甲天下,是全國板栗之鄉。目前,全區板栗種植面積28萬畝,帶動農戶1.6萬戶,連年產量穩定在1000萬公斤以上,產量和出口量均占北京市70%以上。為更好地把引進、選育的良種保存,進而在當地嫁接觀察、推廣,懷柔區與北京林業大學合作建起板栗基因庫,同時投資建成北京市首家板栗種質基因資源圃,致力于打造國家板栗“基因銀行”。板栗基因庫設有科技示范區、品種試驗示范區、優種采穗區,在保護、挖掘、篩選當地優良品種基礎上,每年引進外埠品種3至5個,為科學研究、科普示范、科技推廣、優種繁育提供科技支撐。
據介紹,板栗種質資源圃面積100畝,位于渤海鎮渤海所村得水灣。別小看這個小園子,里面集中了當地板栗優種資源及引進河北、湖北、山東、安徽等全國各板栗產區優新品種86個,分屬于燕山板栗、山東板栗、南方板栗、陜西板栗等各地良種,包括燕山紅栗、懷黃、懷九、金豐、寸栗等新品種。
“引進外國品種的就是為了豐富種質資源圃,和國內品種進行對比,并進行試驗觀察,以促進本地品種改良換優。”懷柔板栗試驗站站長李文泉介紹,此次引進的ks22g等三個歐洲品種,具有耐寒、高產等特點,現已被種植在板栗種質資源圃內,目前長勢良好。經實驗適宜種植品種,將在各區縣廣泛推廣,豐富京郊板栗產業品種,為科研、生產、優種繁育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截至目前,懷柔區板栗基因種質資源圃已在生產中推廣的懷黃、懷九、燕山早豐等板栗新品種30多個,培育板栗樹6000余株。這些新品種畝產均可達到500余斤,比對照品種平均畝增產50斤以上,年多創產值1000余萬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