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面對居高不下的物價,中小學生在校用餐受何影響?如何保障學生餐飲質量和安全?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進行了調查采訪。
本報記者王原
本報通訊員孔維萍
飯菜價格陸續上漲
“原來1.5元一份的西紅柿炒雞蛋現在漲到了1.8元,土豆燉排骨也漲了0.5元。女兒原來一個月240元的生活費,以往飯卡里總是能剩幾十元,現在已經有點‘捉襟見肘了,這個月我又給她增加了60元的生活費。”日前,在濟南市歷下區機關工作的趙女士告訴記者,其女兒所在學校食堂的飯菜價格,開學后每份上漲0.1元至1元,女兒的餐費支出因此增加不少。
和趙女士的女兒就讀的中學一樣,目前濟南市區許多中小學食堂的飯菜價格都有小幅上漲。市區某中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今年4月開始,米、面、油、肉、氣和燃料價格陸續上漲,學校約有800多名學生在校就餐,學校的食堂是對外承包經營的,雖然飯菜價格不能單靠市場來決定,但是考慮到成本大幅度提高、保證飯菜質量等原因,學校食堂的飯菜價格從5月開始陸續上漲,單份飯菜價格上漲幅度在0.1元至0.5元之間。
在濟南市區某小學,大部分學生只有中午在校就餐,上學期一、二年級的就餐標準是每人2.7元,三至五年級是3元。在市區另一所小學,每天中午大約有400名學生在校就餐,本學期低年級、高年級學生每天的餐費分別上漲了0.3元和0.5元。
中小學食堂雖然多為承包經營,但由于面對的是特殊的學生群體,因此漲價難免要受到各方制約。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各中小學紛紛實行豬肉、蔬菜、米面、油等大宗物資招標采購,加強食堂運營管理等措施,以降低成本。因此,在眼下蘿卜下市的季節,部分學校食堂的窗口內出現各種做法的蘿卜。“現在飯菜價格上漲得厲害,為平抑食堂飯菜價格,暑假期間學校買來了制作豆腐的專用設備,特意派人到做豆腐的廠子里去學習制作技術。”歷城二中一位紀姓副校長說。
配餐難如人意
“以前6元錢的配餐,一下子就漲到8元了,可是飯菜的質量卻沒有改觀,還是老三樣。”青島市南區一所小學的學生家長錢女士抱怨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