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中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打造專屬全有機鏈特侖蘇實現360度有機
有機的意義比我們想象中的更深遠。
當我們調侃著"2012"即將來臨時,也許尚未意識到二氧化碳的巨大威力,一旦它們被排放,將在大氣中逗留100年之久從而持續地影響全球氣候。幸好科學家們仍在矢志不渝地研究如何降低碳排放。美國羅代爾研究所(rodaleinstitute)針對有機農業進行的一項長期研究中指出,如果地球上212億畝的可耕農地都實施有機耕作,將能吸收目前大氣中將近40%的二氧化碳。
比改善地球健康聽上去與我們日常生活更相近的是,在生活中親近自然。近年來,有機食品大受歡迎,有機牛奶的品牌也日漸繁多,不過由于環境、技術、資金等各方面的制約,而牛奶又是產業鏈最長的農產品,因此有機牛奶的生產并非易事。而要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市場上挑選出最好的有機奶,只需記牢三個數字:3大環境要素、6大生產環節、0容忍--這幾大項都做到了,才能算是實現"360度有機"。
天然天成
從3大環境要素抓起
特侖蘇對有機的定義,早就超越了牧場與工廠,它試圖從生命的源頭,奉獻最完美的有機品質。
人類對外星球的探索總是樂此不疲,焦點往往集中于是否存在水和空氣。作為構成生命的三大要素,水、空氣、土壤不僅影響著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甚至決定著每一種生物的生存狀態。正是為了給牧草和奶牛提供最優越的生活條件,特侖蘇一直在尋找理想中的草原:它必須擁有最完美的風土、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并且遠離塵囂獨享靜謐。終于,在錫林郭勒草原的最南端,特侖蘇發現一片被35萬畝草原與森林所環抱的世外桃源:這里遠離人煙與工業污染,封閉的水文環境孕育了甘冽清甜的溪水,豐厚的土壤蘊藏著多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空氣中流動著充沛的負氧離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