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石家莊11月23日報道:(陳林)“立冬蘿卜小雪菜”。23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按往年慣例小雪節氣正是北方人儲存大白菜的關鍵時期。記者走訪發現今年的冬儲市場并不熱,即使“近年來最低白菜價”助陣也未能推動該市場的火爆。
“今年白菜價是近年來最低的,邊吃邊買也不貴且新鮮,市場菜品也非常豐富,今年暫不打算冬儲蔬菜。”多年來保持冬儲習慣的馬健大爺今年卻放緩了冬儲的腳步。
“那時一買就是一大三輪車,買回家整個冬天吃菜就有‘底了,有時還得排隊買白菜、大蔥,非常不容易,‘今年的菜買了嗎也成了當時鄰居們見面的問候語。”石家莊尖嶺小區的馬健大爺回憶起20年前冬儲白菜的情景,依然記憶猶新。
往年一個早市就能銷售一大車冬儲白菜,今年趙學峰每個早市卻只能賣掉半車,余下的還得去一些老小區繼續叫賣。在已從事冬儲菜經營多年的趙學峰看來,今年冬儲菜不“熱”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冬儲市民越來越少;二是今年白菜價格普遍偏低,多數人“買漲不買跌”,并不著急于冬儲蔬菜。
記者走訪發現,同往年小雪冬儲蔬菜熱鬧場景相比,在一些老人居住集中的老式小區,推自行車、三輪買大蔥、白菜的景象依然出現。剛剛買了菜的李阿姨告訴記者,由于便宜、儲存方便,大白菜很多年來一直是北方人冬天的當家菜,很多老人對大白菜都有一種特殊情結,但隨著市場菜品的豐富、現代家庭越來越重視蔬菜營養搭配,家里冬儲的數量正逐年減少。而在一些年輕人聚集的小區,卻鮮見賣菜車。
“雖然受父母生活習慣影響成家后我也有冬儲蔬菜習慣,但現在孩子正在長身體,為了營養搭配這幾年基本很少存儲白菜了。”一位70后母親表示。
80后菜商周杰為了促銷冬儲白菜打起了“2元3棵”的促銷廣告,效果卻并不理想。他說,周圍朋友們基本上沒有冬儲菜的習慣,一般都是隨吃隨買,一些市民也擔憂白菜大蔥放一冬天后葉子發蔫容易造成蔬菜本身營養成分流失而選擇購買新鮮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