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11月23日報道:(記者吉哲鵬)“家里種了近80畝咖啡,每年的凈收入大概在30多萬元。”71歲的云南普洱市思茅區南屏鎮大開河村農民王中學指著山上掛滿果實的咖啡樹說。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有歷史悠久的茶馬古道、樹齡2千余年的野生古茶樹及多座現代生態茶山,被譽為“中國茶城”和“普洱茶鄉”。近年來,當地又大力發展咖啡種植業,2010年全市咖啡種植面積達23萬畝,分別占全省、全國的52.8%和50.5%,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廣、產量最多的咖啡產區。
普洱市栽培咖啡的歷史已有150年。研究資料顯示,普洱的氣候、地理和土壤條件對種植咖啡來說得天獨厚。
普洱市副市長楊衛東介紹,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普洱市就把發展咖啡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農民增收致富的優勢骨干產業來培植,到目前全市咖啡種植已有相當規模。王中學所在的大開河村因咖啡種植人均增收超過1萬元。
“普洱市9縣1區有54個鄉(鎮)種植咖啡,直接受益農戶2萬多人。2010年,咖啡種植面積達23萬畝,產量達2.1萬噸,實現產值4.5億元,其中出口1.23萬噸,出口額3026.3萬美元。”楊衛東介紹。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