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派駐村干部盛富村第一黨支部書記黃開遠向記者表示,扶貧不僅是輸血,更重要的是造血,造血工作之一就是將盛富村村民賴以生存的茶葉有規模、有組織、有品牌的統一銷售。這需要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開展互助性經濟,而這正是目前中國較熱門的農村專業合作社。
據了解,這種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
黃開遠針對盛富村的情況,將計劃成立“茶葉合作社”的想法上報派出單位省貿促會和省財政廳,想法得到贊同并支持。
于是,說干就干。今年4月份,在省貿促會和省財政廳有關領導的指導下以及村兩委充分的調研下,村黨支部籌集了50萬元,創辦了“盛富茶葉專業合作社”。
“我們這個合作社是村支部牽頭成立的,合作社不但要讓村民盈利,還要把幫助弱勢群體的工作放在第一位。”黃開遠告訴記者,盛富村許多低保戶,還有許多殘疾戶,這部分人,合作社是一定要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且還要重點幫助,改變他們的生活狀況。
就這樣,“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新模式探索出來了。也就是說,這種模式實現了黨建工作和經濟工作有機結合、相互促進。據了解,合作社成員由支部黨員、被評為高級評茶師的村委會副主任鐘志藝擔任總經理,黨員種茶大戶積極帶頭加入
合作社,廣大種茶農戶積極參與合作化經營。黃開遠不斷強調,“廣大種茶農戶中,一定要有村里的困難戶,作為村支部成立的合作社,我希望多多幫助他們”。
目前,加入合作社的規模化種植茶農達45戶,基地200畝。記者在盛富村盛富茶葉合作社茶葉示范基地看到,茶樹一排排整齊地種植著。
合作社按照計劃順利成立了。而村黨支部認為合作社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必須著力打造茶葉品牌,于是以村名和村里的知名古廟銅鑼廟為源,注冊了“盛富金銅鑼”商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