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降了,生意好了不少。”昨天,在市區高畈菜場,老劉揮舞著刀忙著給顧客剁豬腳。他說,今年來豬肉價格一路上漲,最貴時達到了32元/公斤。“現在是27元/公斤,降了5元/公斤。”
經歷了9月的瘋狂,我市豬肉價格終于在10月中旬開始回落。昨天,市畜牧獸醫局畜牧科的宋維龍告訴記者,活豬價格已從最高21元/公斤降至16.6元/公斤。“前段時間,國家向市場投放了一批儲備肉,加上出欄豬數量上升,供求關系趨向平衡,價格開始回落。”
未來豬肉價格還會繼續降嗎?宋維龍認為,隨著元旦、春節的臨近,我市火腿、香腸等消費的豬肉量將會進一步增加,傳統冬季是豬肉消費高峰期,隨著需求上升,豬肉價格預計會有小幅度的上漲。
豬肉價格為何不能停止上漲的腳步?據介紹,在今年前三季度,生豬價格僅3月上旬、6月中旬、7月下旬出現小幅走低,整體價格持續上揚。市場波動周期影響,生產成本增加,國內通脹帶動以及前期存欄下降,成為我市豬肉價格持續走高的幾個關鍵因素。
宋維龍介紹,豬肉價格波動周期為4~5年,上一波高峰是2007年,到今年這波高峰,正好5年一個周期。“豬吃的玉米、豆粕、配合飼料價格屢創新高,以9、10月份最高,使得下游養殖業面臨的成本負擔日益加劇,刺激了生豬價格不斷攀升。受全國用工荒影響,養殖業人工工資也不斷上漲,造成養殖成本進一步增加。此外,春節前后,尤其是去年12月至今年4月份期間,受極端災害天氣影響,我市及周邊地區部分豬場存欄下降,而去年12月至今年4月份期間出生的仔豬恰好在今年5~9月份出欄,致使二、三季度豬源緊張。”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