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州縣柳樹口鎮的張八村,是遠近聞名的蘋果種植專業村。今年村里種植的蘋果喜獲大豐收,一下子收獲20萬斤,產量比去年翻了一番。按說這本是件高興事,但現在只賣出了10萬斤蘋果,還有10萬斤蘋果沒有銷路,賣不出去,這讓村民犯起了難。
11月25日,記者來到張八村,調查蘋果滯銷原因,探尋幫助村民脫困的辦法。
當日上午,記者來到村民樊明慧家。剛一進門,一股果香撲鼻而來,只見十幾平方米的屋子里堆滿了蘋果,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隔壁屋里也堆得滿滿的!”樊明慧告訴記者,今年他家收獲了近2萬斤蘋果。按照往年的規律,中秋節前就有老客戶主動打電話訂購蘋果。按照每斤2元錢算,今年能進賬近4萬元。但今年秋天雨水多,蘋果晚摘了半個月,錯過了中秋銷售旺季。到現在他只賣了不到5000斤,大部分都還堆在家里。“原本想今年能多掙點,沒想到……唉!”樊明慧愁容滿面。
張八村這個自然村,有近50戶村民,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種起了蘋果。由于蘋果樹種在依山開墾的梯田里,光照好通風好,再加上“營養豐富”的紅土地,這里出產的蘋果格外好吃。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張八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蘋果種植專業村,家家戶戶種起蘋果,種植的品種是紅富士里最好吃的條紅果,而且產量一年比一年高,今年產量更是激增,達到20萬斤。
“今年的氣候很適合蘋果生長,再加上幾年前種的果苗也掛了果,全村一下就收獲了20萬斤蘋果,比去年增產了10萬斤。可是產量上去了,銷售卻沒跟上。”樊建林是村里的種植大戶,也是村里豐登農業合作社的社長。經過一年的勞作,他家今年收獲了5萬多斤蘋果,雖然賣了一些,但還有4萬多斤砸在手里。
“今年的蘋果比往年更好吃,不信你嘗一個。”樊建林遞過來一個蘋果,記者拿起一個蘋果咬了一口,果然又脆又甜。“今年蘋果的收獲期推遲了半個多月,掛果時間長,再加上晝夜溫差大,所以口感很好。”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