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發現南京超市里的牛奶蛋白質含量比"國標"高,專家說是因為南方奶源有保障
自今年6月起,一條"中國乳業標準全球最低"的消息曾一度掀起軒然大波,部分乳業界學術權威也對其發出激烈質疑,認為該標準在拿國人的健康開玩笑。而近日,包括一位南京專家在內的多位該標準草案起草者更是曝光驚人內幕:原本應由衛生部負責制定的乳業國標,竟然最終由幾個乳業集團"切蛋糕",自行制定,而且草案中最重要的幾個標準都不見了!
這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本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這個標準
■奶業專家堅持的最終送審稿--
每克生乳菌落不超過50萬個,每百克生乳蛋白質不低于2.95克。從而形成了國標制定的最終送審稿。
■2010年3月正式公布"國標"--
每百克生乳蛋白質由不低于2.95克降低到了2.8克、每克生乳菌落竟然由不超50萬個被放寬到200萬個!
■國外相關標準:
在發達國家,蛋白質每100克要達到3.0克以上、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總數標準不超過10萬!
這些聲音
"內部待議稿上顯示,巴氏奶標準初稿的起草單位是蒙牛乳業集團,生鮮乳標準由伊利集團起草,酸奶標準則由光明集團起草。"
--曾壽瀛(南京疾控中心退休),中國奶業協會乳品工業委員會副主任,先后四次參加相關乳品標準制定的討論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