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記者從市工商局召開的食品安全監管行政約談會上了解到,今年1至10月份,市工商系統共組織流通領域食品質量監測4620批次,合格率較去年同期有明顯上升。其中蛋制品和嬰幼兒食品抽檢合格率均為100%;乳制品為99.72%;飲料為95.17%.
雖然今年流通領域中的食品安全情況總體較好,但仍有部分食品的合格率較低,主要為以下7個品種。一是熟食鹵菜類,合格率為83.51%.檢測不合格項目主要為大腸桿菌、菌落總數等超標,主要原因是原材料采購和熟食回爐加熱過程中存在問題。二是食用油類,合格率為81.48%.不合格項目主要是溶劑殘留超標和脂肪酸組成。溶劑殘留是指采用浸出法制取的成品油中所殘留的微量溶劑,長期食用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脂肪酸組成是反映油品純度的指標,該指標不合格的食用油多是摻雜了其他劣質油。三是調味品類,合格率為84.04%.檢測不合格的主要指標為谷氨酸鈉含量不達標,而谷氨酸鈉是味精中的最主要成分。四是米面制品類,合格率為84.51%.檢測不合格項目主要包括脫氫乙酸、水分超標。水分超標容易引起大米霉變,而脫氫乙酸屬于防腐劑,不得在米面制品中使用。五是酒類,合格率為87.34%.抽檢不合格項目主要有氨基酸態氮、山梨酸鈉、糖精鈉和酒精度不達標。氨基酸態氮含量不達標,說明氨基酸含量少,營養成份偏低;山梨酸鈉可作防腐劑使用,糖精鈉可作甜味劑使用,但必須在一定限量范圍內添加使用。六是糖果蜜餞類,合格率為87.76%.主要問題是菌落總數、甜味劑、二氧化硫和色素超標。七是方便食品類,合格率為87.76%.主要問題是山梨酸鈉、菌落總數、脫氫乙酸超標。(趙懷志/報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