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奶企標準:細菌總數20萬個/毫升、蛋白質含量3.0克/百克
vs
新國標:細菌總數200萬個/毫升、蛋白質含量2.8克/百克
細菌總數從不得超過50萬個/毫升放松至200萬個/毫升,蛋白質含量從最低2.95克/百克降低至2.8克/百克,雖然衛生部此前已經對新規標準作出相關解釋,但近日《人民日報》刊出《專家曝乳品新國標初稿由蒙牛等乳企起草》讓去年實施的《生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因"降低標準"問題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標準降低會否對消費者造成影響?業內人士認為,此新規對"廣東奶"影響不大,因為廣東奶企所實行的標準要遠遠高于國家標準。
廣東奶企標準接近歐美
新快報記者昨日走訪廣州市場發現,風行、燕塘及香滿樓的巴氏奶中,其中前兩者的蛋白質含量均大于等于2.9克/百克,略高于新標準,而香滿樓則大于等于3.1克/百克,比新國標高出0.3克/百克,且高于老國標。
雖然標識上并沒有太多體現,但廣州奶協理事長王丁棉透露,事實上,廣東奶企所實行的標準要遠高于新國標,"目前廣東奶企的細菌總數一般低于20萬個/毫升,蛋白質含量在3.0-3.1克/百克以上,這已經接近歐盟標準了。"而廣州某奶企負責人也向記者證實了相關說法,"這是目前廣東奶企參照的標準",且表示,并沒有因新國標的出臺降低自身的標準。
而廣東標準之所以高于國標與鮮奶供貨香港市場有關,"從八十年代中期至今,維記、十字牌等香港品牌就已經從廣東收購生鮮牛奶,也自那時開始,廣東企業形成了自己的標準,而這套標準這幾十年來從未改變過",王丁棉表示。
有數據顯示,目前歐美標準中細菌總數為低于10萬個/毫升,蛋白質含量在3.0克/百克以上,與中國廣東標準接近。而也正因此高標準,廣東生鮮奶的收奶價也較其他省份高,約為4800元/噸,而其他省份平均為3300-3500元/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