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劉日平 由貴州省制定的《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今日起正式實施。據悉,《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對醬香酒生產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儲存等均有詳細規定,并可能作為醬香型白酒產品生產許可證審核、名優產品評定、出口檢驗的依據之一。
近年來,我國白酒行業發展迅速,種類也日益多樣化,而醬香型白酒作為其中重要的一員,雖然僅占據0.36%的市場份額,卻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為推動醬香型白酒的快速健康發展,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的制定迫在眉睫。目前,我國白酒市場仍然存在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情況,添加劑使用情況也很混亂。
標準明確規定,醬香型白酒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生產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質,需以高粱、小麥和水等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制成,以保障醬香型白酒的質量。
業內人士表示,食用酒精是生產新型白酒最重要的基礎物質,采用食用酒精進行勾兌已經成為一些新興白酒品牌的新工藝,這種新工藝與傳統純糧釀造工藝有著本質的區別。標準中禁止添加食用酒精是對傳統工藝的一種堅持,也是追求高質量的一種保證。同時,標準中提出的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質,實質上是指一些香精香料、甜味劑等添加劑的添加。
標準禁止使用添加劑,不僅從源頭上根除了添加劑非法添加或添加過量的行為,同時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醬香型白酒的飲用安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