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今日(十一月三十日)公布十月份食物安全報告。中心完成約一萬個食物樣本檢測,結果顯示十五個樣本不合格,整體合格率為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十五個不合格樣本中,九個樣本的檢測結果已于較早前公布,包括七個鮮牛肉樣本含禁用的防腐劑二氧化硫,一個臘肉樣本的防腐劑硝酸鹽含量超出法定標準及一個大閘蟹樣本含獸藥硝基呋喃類代謝物。
中心發言人表示,中心對約四千個食物樣本進行化學檢測,約一千四百個樣本作微生物檢測,及約四千六百個樣本(包括從日本進口食品中抽取的約四千四百個樣本)作輻射水平檢測。
微生物檢測包括致病原,化學檢測則包括除害劑、防腐劑、金屬雜質、染色料、獸藥殘余及塑化劑等。
檢測樣本包括蔬菜、水果及其制品;肉類、家禽及其制品;水產及其制品;奶類、奶類制品及冰凍甜點;谷類及谷類制品等。
蔬菜、水果及其制品
---------
中心完成約三千個新鮮蔬菜、水果、豆類、腌制蔬菜及涼果、干菜和即食蔬菜樣本的檢測。
五個蔬菜樣本被檢出鎘含量超出法例標準的百萬分之零點一,包括:一個鮮冬菇樣本(百萬分之零點四六)、一個蘆筍樣本(百萬分之零點二四)、一個芥蘭樣本(百萬分之零點二),及兩個潺菜樣本(各含百萬分之零點一九)。
發言人說:「按以上不合格樣本的鎘含量,在正常情況下,食用有關蔬菜不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但潺菜消費量高的人士若長期食用上述鎘含量的潺菜,不排除腎臟會受到影響。」
他續說:「市民在烹煮蔬菜前,應用清水浸透和徹底洗凈蔬菜,以清除黏附在蔬菜表面的鎘。」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