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獲悉,在重回中國市場3年之后,法國食品巨頭達能(danone)在華兩大酸奶生產基地之一的上海工廠已經在近日悄然停工以進行內部評估。對此,達能方面表示,正在為上海工廠制定運營策略,今后將在中國集中發展包括廣州在內的重點市場和品牌。業內人士指出,近年酸奶增速在奶制品中獨當一面,競爭殘酷程度與日俱增。
“據我所知達能上海工廠是在上周突然停工的,工人獲得補償金。”1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他說,乳業高層懷疑是否達能近年“攤子鋪得太開”所致。
實地調查:鐵閘緊鎖工廠停工
1日記者特地前往位于上海奉賢區金匯鎮工業路899號的廠址實地考察。下午2時許本該是工人陸續上班的時段,但是該廠卻鐵閘緊鎖。記者向廠里張望,只看到一兩名保安和清潔人員在值勤,多個車間拉下藍色閘門。一位在附近上班的人士確認,工廠已停工,何時復工并不清楚。記者注意到,廣州超市仍有來自該廠的乳酸飲料出售,生產日期為上月中旬。
上海和北京工廠是達能在華鮮乳制品業務的左右臂。“這并不意味著我們關閉了上海工廠。”達能乳業一名權威人士承認將對上海工廠的運營進行調整。上述人士透露,在中國將采取更為集中的發展模式,包括集中力量發展高附加值的優勢品牌“碧悠”,此外還會集中力量投入在上海、廣州等重點城市發展。
記者也向達能集團法國總部查詢。達能聲明重申中國是極為重要的市場,將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在華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專家:不排除以后將重回廣州
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分析,除奶粉外,酸奶市場近幾年以超過30%的增速發展,遠超過巴氏奶的1~2%。正是在這個速度的誘惑下,蒙牛、伊利和光明等國內巨頭均大舉擴張酸奶業務,連娃哈哈也介入乳酸飲料,市場競爭極為殘酷。
王丁棉說,達能酸奶由于一度撤出,市場空間遭到了上述巨頭甚至是很多中小企業的爭奪。自2009年下半年重返廣州后,達能幾乎“不計成本”都要搶市場,從外地運來每盒促銷價可低至1元,大幅擠壓了市場份額占兩成的廣州光明利潤。
“酸奶冷藏成本高,只能在中國境內設廠生產。”王丁棉說,廣州光明是達能酸奶起家的市場,“不排除達能以后將重回廣州設廠或選擇貼牌加工。”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