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點擊據報道,12月11日晚,王女士在家樂福望京店購買“七河源”散裝米,稱重后準備離開時,發現工作人員向標簽為“七河源”的散裝米米倉中傾倒無明確標志的大米。王女士說,“七河源”大米包裝一般都有明顯的“七河源”標志,但工作人員手中的米袋子上只有簡單的“農民直供”、“東北大米”等字樣。于是便詢問對方是“七河源”的米嗎,對方說不是。王女士稱,其剛從同一米倉中稱了米,每斤2.85元,價簽上寫著“七河源長粒粳米”,而其他的米都比“七河源”的便宜。王女士認為,家樂福用便宜大米冒充貴大米。據七河源公司商超部一名工作人員說,公司和家樂福進行了溝通,對此,家樂福表示,是員工上貨出現錯誤。法律看點1.超市用便宜大米冒充貴大米是否涉嫌欺騙消費者?2.“七河源”的米倉裝入其他米銷售,該公司能否追責超市?●律師解讀便宜米當貴米賣 欺騙消費者北京市律協消費者權益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葛友山認為,超市用便宜米冒充貴米,屬于欺騙消費者的行為,超市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葛律師說,消費者在超市購買大米,就與超市形成了合同關系,超市應保證為消費者提供的是貨真價實的商品。若超市“以次充好”,將便宜大米裝入貴大米的米倉銷售,則屬于違約,應對消費者承擔違約責任。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可以憑購物小票和所購商品要求超市予以退換。同時,還可以按照所購買商品金額的要求雙倍賠償。此外,超市還面臨行政處罰。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應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品牌倉裝山寨米侵犯“七河源”商標權葛律師表示,超市在標簽為“七河源”的米倉中裝入無明確標志的大米,實際上就是以其商標來銷售其他大米。如果事先未經七河源公司許可,就侵犯了其商標權,超市應承擔侵權責任。而且,如果超市和七河源公司簽訂了銷售七河源大米的協議,則超市用“七河源”的米倉裝其他米出售一舉,還構成違約,七河源公司可以依據超市此舉違法獲利的金額進行索賠。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