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衛生部網站發出告示,稱為嚴厲打擊“地溝油”違法犯罪行為,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現公開征集“地溝油”檢驗方法。
這已經是衛生部第二次征集檢驗方法了。
就在前一天,公安部網站發布信息稱,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的打擊“地溝油”犯罪破案會戰成效顯著。3個多月來,各地偵破利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犯罪案件128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700余名,查實涉案油品6萬余噸;打掉涉及全國28個省份,集掏撈、粗煉、倒賣、深加工、批發、銷售等多環節于一體的制售“地溝油”犯罪網絡60個。
一方面,打擊地溝油行動碩果累累,另一方面,相關部門連最基本的檢測方法還沒有找到。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地溝油是高科技產品嗎
2010年3月,武漢工業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何東平有關地溝油的研究被本報報道,他估計,我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有200萬~300萬噸。
這個報道引發軒然大波,也引發國家對地溝油問題的重視。
2010年3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嚴防“地溝油”流入餐飲服務環節的緊急通知》。隨后,衛生部《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定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制作加工食品的最高可處10萬元罰款。
5月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組織開展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工作。
公安部也針對地溝油開始采取專項打擊行動。
然而,從今年9月開始,這個問題開始變得技術起來。
9月18日,衛生部發布消息,正全力組織科研攻關研究鑒別地溝油檢驗方法。而參與地溝油檢驗方法論證方案的,包含了衛生部、科技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糧食局、疾控中心等相關部門。除了這些部門,油脂加工、食品安全、衛生檢驗、化學分析等領域的13名專家也參與其中。
當時,共征集到5種檢測方案,然而專家論證的結果顯示,沒有一種方法能夠有效地檢測到地溝油。
12月13日,衛生部為此再次公開向社會征集地溝油檢測方法。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