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記者自武威市農業科學院了解到,國內第二大玉米品種“吉祥一號”正遭遇大范圍的私繁,國內至少有62家種子公司參與對其的侵權活動。
“吉祥一號”是僅次于“鄭單958”的國產第二大優勢玉米新品種。武威市農科院副院長萬廷文是“吉祥一號”的研發主持人。“吉祥一號”品種及其母本已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植物新品種保護授權,這不僅是我省玉米育種研究的一大突破,對武威乃至全省玉米制種產業的升級都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根據甘肅省生產試驗報告稱,“吉祥一號”較國內第一大玉米品種“鄭單958”增產9%。
據介紹,目前,“吉祥一號”正遭遇大范圍的私繁,國內至少有62家種子公司參與對其的侵權活動。其中包括著名國企、知名企業,還有上市公司。《21世紀經濟報道》亦撰文:“國內第二大玉米種子正品率僅占6.7%,為育種行業最大侵權案。”擁有“吉祥一號”河南經銷權的黃文龍先生亦證實:“僅2011年,‘吉祥一號’合法育種只有兩萬畝左右,但實際制種30多萬畝,其他28萬畝都是非法和違規育種公司私自繁制。去年‘吉祥一號’每公斤6元多,今年每公斤僅賣5.5元。品種被繁殖以后,價格也下來了。”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最新情況,為維護“吉祥一號”的合法權益,打擊侵權套牌,不久前,甘肅省種子管理局與武威市農業科學院共同組成維權辦公室,并申明:“甘鑫種業、武科種業是武威市農業科學院在甘肅省境內唯一授權的企業,除授權企業以外的任何單位及個人生產、銷售‘吉祥一號’均為侵權。維權辦公室將通過法律手段追究其責任。”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