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裘穎瓊12月24日報道:2011年上海蔬菜價格不升反降。據統計顯示,今年1-10月,本市居民鮮菜價格同比下降了1.1%。特別是中秋和國慶等重大節日期間,以青菜為主的綠葉菜價格保持穩定。
2011年1月到11月底,本市累計完成蔬菜播種面積178.6萬畝次,同比增長5.9%;蔬菜上市量320萬噸,同比增長7.1%,其中綠葉菜上市量153.9萬噸,同比增長15.4%。
2011年以來,上海地產蔬菜農藥殘留定量檢測合格率達99.9%,自2005年以來全市未發生一件因食用農殘超標蔬菜而引發的質量安全事件。
……
這是在臨近2011年年末,上海農委遞交的一張“成績單”。在食品今年一路領跑上海cpi漲幅時,蔬菜價格為何不升反降?市農委有關人士表示,要讓市民吃到放心實惠的蔬菜,關鍵還是要穩住菜農一頭,市場供應量平穩了,價格也就相應穩住了。
穩住菜農,市農委動足了腦筋。首先是落實區縣長負責制,市政府與9個郊區縣以及光明食品、上海實業兩個企業集團簽訂了《確保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工作責任書》,將任務指標分解落實。出臺《穩定蔬菜生產確保市場供應工作責任制的考核辦法》,對各區縣蔬菜生產面積、綠葉菜種植面積、綠葉菜年上市量和蔬菜質量安全工作進行考核和評定,并制定了地產綠葉菜上市量與市對區縣財政轉移支付相掛鉤的方案。
其次是以農資綜合補貼、農藥補貼、綠葉菜種植補貼來減輕菜農的經濟壓力。2011年擴大補貼范圍,對原10畝以上規模化蔬菜生產的農資綜合補貼,擴大到2畝以上,補貼標準從每畝60元提高到每畝76元。同時新增綠葉菜種植補貼。從2011年起,上海在國內率先推出了“冬淡”和“夏淡”蔬菜成本價格保險產品,使得很多農菜菜種得放心、安心,市民的餐桌因此得益匪淺。東方網記者獲悉,2010-2011年“冬淡”保險期59天,保險面積5.85萬畝次,已付保險賠款422萬元;2011年“夏淡”保險期77天,保險面積14.44萬畝次,已付保險賠款812萬元;市級財政給予50%的保費補貼,調動和保護了菜農的種菜積極性。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