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節的臨近,蜂蜜作為一種時興禮品受到了市民的關注。然而,仍有不少市民不知道蜂蜜與“蜂蜜制品”的區別。近日,記者去部分超市和專賣店進行調查發現,如今新國標實施已經兩個月了,但蜂蜜新、老國標同用、混用的現象十分常見,不少市民買的蜂蜜其實是“蜂蜜制品”。同種蜂蜜價格 相差將近六成近日,記者在省城多家超市、藥店和蜂蜜專賣店看到,市面上的蜂蜜種類多樣,包括荔枝蜜、棗花蜜、椴樹蜜、洋槐蜜等多種,甚至還有為不同年齡段消費者特制的蜂蜜。各商家不僅在熱賣單瓶和單罐裝的蜂蜜,而兩三瓶不同種類的單瓶蜂蜜組合成套裝形式,則成為商家極力促銷的蜂蜜禮盒。然而,有些蜂蜜雖為同一種類,價格卻相差甚遠,一款500克“枇杷蜂蜜”在濟濼路一家藥店標價為23.8元,而另一種同等規格的“枇杷蜜”在另一家藥店售價卻要38元。此外,蜂蜜禮盒的價格懸殊也很大。記者調查>;>; 新老國標混用,產品多為存貨在濟濼路的一家超市,黃瓜蜂蜜、金銀花蜂蜜、益母草蜂蜜、洋槐蜂蜜等的生產日期集中在2011年5月、8月和9月,以存貨為主。歷山路一家超市中約有10個蜂蜜品牌,多數是存貨。據了解,今年10月20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蜂蜜》(gb14963-2011)正式實施,代替《蜂蜜衛生標準》(gb14963-2003)以及《蜂蜜》(gb18796-2005)中的對應指標。新國標對蜂蜜的含義進行了嚴格界定,規定“蜂蜜”必須是天然物質,經過化學工藝或添加其他物質的只能稱為“蜂蜜制品”。而在省城一些超市的貨架上,絕大多數產品依然標注“符合gb18796-2005的強制性要求”字樣,只有很少的蜂蜜標注了“符合gb14963-2011”。專家觀點部分超市賣的蜂蜜其實是“蜂蜜制品”據了解,新國標對蜂蜜的含義給出了明確標準,即“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與自身分泌物融合后,經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質”。今后對于經過化學工藝加工或添加其他物質的只能稱為“蜂蜜制品”,不能再稱為“蜂蜜”。“目前,很多市民購買的蜂蜜其實是‘蜂蜜制品’。”棋盤社區附近一家蜂蜜專賣店的老板陳先生透露說,蜂蜜的成本就要接近20元/斤,過于便宜的蜂蜜基本都是調制過的,只能算是“蜂蜜制品”。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