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團購成交額約14.5億,約4565.2萬人次參與購買,分別增長約20%和12.6%。全國現存團購網站約3907家,減少3.7%,而歲末餐飲消費依然支撐著團購市場的繁榮,并拉動市場規模穩步發展。餐飲團購11月份共產生6.1億元銷售額,環比增長18.2%,其中火鍋燒烤、自助餐和地方菜這3個單項均銷售過億元。但需要指出,11月全國團購成交額上漲近兩成的主要增長點并非餐飲,而是實物商品團購。
11月份實物商品團購的銷量占比首次跌出50%。但在另一方面,由于被褥、羽絨服、雪地靴及保暖內衣等過冬裝備的熱銷,實物商品銷售額反而有所上升,約3.3億元。
今年漫長的秋天為過冬裝備銷售的爆炸式增長積蓄了能量,11月驟然降溫,營造了“搶購過冬裝備”的市場氛圍——11月全國被褥、羽絨服、雪地靴及保暖內衣等過冬裝備的團購銷售額之和超過了1億元。現實中的嚴寒天氣,反倒為遭遇行業冬天論的團購行業雪中送炭,消費者對團購的剛性需求進一步得到了驗證。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票團購銷售額再次突破億元,一掃9月和10月連續兩個月來的頹勢。從往期經驗來看,臨近歲末的賀歲檔期將至,12月至明年1月的電影票團購很可能又將迎來銷售旺季。團購已然改變了許多影院的營銷模式,一些新開張的大型影院和地處城市非繁華地段的二線影院,都通過團購帶來了超高的人氣以及穩定的客源和營收保證。
雖然團購大幅拉低了許多電影院曾經雷打不動的票價,但也因此讓銀幕前坐滿了喜愛電影的年輕人,從培養觀影習慣、傳播電影文化的角度來說有其不可抹殺的功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