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紅棗價格每斤比去年高5毛錢左右。我的5畝棗園賣了2萬多元,要不是村上成立了紅棗合作社,聯系外地客商,我們還在馬路邊擺攤零賣呢!”中寧縣石空鎮白馬湖村村民白克峰說起由村黨支部牽頭的紅棗合作社,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紅棗是白馬湖村的特色產業,每年全村人均來自紅棗的純收入達到3200元左右。近年來,白馬湖村紅棗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逐步走上了產業化、規?;l展的路子。然而,一家一戶的零散經營、不規范的馬路銷售,壓低了紅棗價格,流失了部分客商。該村“兩委”班子立足本村紅棗產業發展,通過采取“支部+合作社”的黨建模式,積極拓展黨組織在紅棗經濟發展中的帶頭作用。該村發動村干部、黨員致富能手和紅棗購銷大戶投資入股成立了紅棗產業合作社,平整村集體荒地20畝,集資120萬元,建設了集紅棗收購、冷藏、加工、銷售一體的白馬湖村紅棗合作社。據合作社購銷大戶郭永升說,合作社通過網絡、電話提前聯系重慶、廣州、上海、湖北等地的新老客商,今年的鮮棗收購價格高峰時達到每公斤3.6元,全村的紅棗幾乎全部集中在合作社統一銷售,從合作社售出的鮮棗就有600萬斤左右,銷售收入達920多萬元。白馬湖村“支部+合作社”的特色產業發展模式,有效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同時,也增加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