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產品,小麥價格一直較為平穩,今年小麥以1.01-1.05元/斤開秤價格高開,但麥農惜售心理嚴重。年關將近,麥農手中的小麥賣了嗎?他們到底在等什么?24日,經濟記者來到德州市齊河縣胡關鎮的小麥收購點,這里非常冷清,很少有麥農過來賣小麥。“不僅僅是齊河縣,山東其他地區的麥農惜售小麥的狀況也都非常普遍。”常年在山東地區收購小麥的中間商傅志軍告訴記者。對此,業內專家表示,麥民惜售心理可以理解,但不能盲目惜售,否則會面臨虧損的危險。政府則應合理引導麥農及時了解市場信息,把握市場規律。
麥農兩難的觀望心理對于德州市的麥農來說,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德州市糧食局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去冬今春德州市遭受了多年不遇的旱災,但由于政策到位,今年全市小麥生產還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全市小麥播種面積711.48萬畝,比去年增加42.59萬畝,增幅6.37%;單產512公斤,比去年增加10公斤,增幅1.99%;總產364.12萬噸,比去年增加28.22萬噸,增幅8.40%。記者在胡關鎮的小麥收購點了解到,小麥的收購價格為1.05元/斤,如果有外地客戶急著收購小麥,有時也會提高到1.055元/斤。但麥農一般不直接把麥子賣給收購點,而是由“二道販子”收購,價格大概是1.035元/斤。
今年小麥收成不錯,價格平穩中稍有增長,可麥農卻高興不起來。
家住齊河縣潘店鎮馬莊村的村民馬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一畝地為例,化肥需要100元,機耕需要50元,收割需要70元,農藥需要30元,再加上播種、抗旱等項目,種一畝地成本近300元。今年收成比較好,一畝地能收900斤左右小麥,除去成本,利潤很少。”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