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報道:(記者徐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29日召開的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說,預計到2011年底,全國城鎮新增就業有望達到1200萬人以上,大大超過900萬的目標。
注重大學生就業
“就業難”“蟻族”“高不成、低不就”似乎成了社會對畢業大學生找工作的關鍵詞。實際上,大學生“就業難”在10年前甚至5年前都是不可理解的,但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問題都成了就業問題的焦點。
“解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問題我們有了一整套的經驗,而且解決得比較好?!焙鲜∪嗣裾洕檰栚w湘平說,“下崗工人擺個小攤,政府給足優惠政策,效果很好。但這套措施對大學生作用不大?!?/p>
尹蔚民說,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措施,從14個方面加大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扶持力度。同時,堅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就業工作首位,精心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啟動新一輪“三支一扶”計劃,實施三年百萬就業見習計劃,并進一步加強了少數民族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此外,公共就業服務不斷加強。實名制就業援助和就業失業管理進展順利,就業信息監測制度初步建立,就業信息公共服務網絡開始試運行。
注重職業技能培訓
結構性失業是指勞動者的技能和就業意愿與崗位條件不符。過去,由于我國產業層次較低,對勞動者技能要求不高,結構性失業還不是一個難題。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作都需要勞動者具備一定的技能,這一問題就越發凸顯。
“現在家庭的電器增多了,當保姆也需要學會使用。”趙湘平說,“這就需要政府、社會、企業對勞動力進行系統、專業培訓?!?/p>
尹蔚民說,國務院首次召開了全國職業培訓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力度進一步加大,完善培訓補貼政策,全年預計1700多萬人次接受各類政府補貼性職業培訓,并得到職業技能鑒定服務。
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示范縣建設繼續推進,面向農民工的職業培訓、就業服務等工作不斷加強,全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00萬人。
創業帶動就業效果明顯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