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都可栽培也就是說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鮮牛肝菌
紀開萍和她培育出的牛肝菌
過去要品嘗新鮮的野生牛肝菌,只有在雨水較為集中的夏季。如今想吃就能上餐桌已不再是夢想,人工培植牛肝菌這項世界首創的科研技術,已經由云南熱帶作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西雙版納獲得成功并推向市場,供不應求。
溫室里長出成片牛肝菌
日前,記者來到了研究所科研樓,在科研室的成列架上,擠滿了約30厘米高的栽培棒,上面長滿了大大小小的淡黑色牛肝菌。“目前這批溫室內培植的牛肝菌,每一朵重量大約在90克至160克之間。”負責這項科研技術攻關的副研究員紀開萍介紹,溫室培植牛肝菌是可以不分季節上市的實驗項目,在今年1月才開始實施,所以規模還比較小。按現在的量,每天大約只有5公斤左右提供給景洪市區的5家餐館銷售。據悉,由于溫室培育的牛肝菌含水分較少,所以一上市就以口感脆爽而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在餐館中也是供不應求。
已栽培出3公斤重牛肝菌
紀開萍介紹,2005年云南熱帶作物研究所承擔了這項省科技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課題后,她首先通過野外觀察發現,與其他地方生長在松樹和櫟樹區域中的牛肝菌不同,西雙版納的牛肝菌一般生長在芒果樹、咖啡樹或者菠蘿蜜樹下。
于是他們就采集西雙版納品種的牛肝菌菌種實驗研究,并在3年前開始試驗在野外的柚子樹下和鳳凰花樹下,接種進行仿野生種植取得了成功,在國內國際同類研究中處于領先水平。而且野外接種種植出的牛肝菌每一朵的重量均在200克至1000克之間,最大的一朵菌傘直徑達27厘米,重達3公斤,堪稱牛肝菌王。
明年可大規模推廣上市
記者了解到,目前研究所已經和東風農場等3家種植戶,在柚子樹下和鳳凰樹下推廣種植了100畝仿野生牛肝菌,取得了畝產85公斤的不俗業績。菌子當年采收后拿到市場上以60元1公斤的價格出售,幾乎上市不到一個小時就被搶購一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