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申屠青南
隨著3家企業首次公開發行(ipo)申請12月28日成功過會,今年新股發行審核工作落幕。統計顯示,今年ipo過會率略高于四分之三,這是自2008年以來首次降至80%以下。
ipo過會率不足八成
wind數據顯示,今年證監會共審核345單ipo申請,通過發審委審核的企業共265家,占76.81%,72家“折戟”,占20.87%,8家企業屬于取消審核或未表決等其他情況,占2.32%。
相比ipo四分之三左右的通過率,今年并購重組申請通過率明顯要高一些,達93.1%,增發申請通過率達93.75%,配股和可轉債申請通過率達100%。
今年ipo申請76.81%的通過率創2008年以來新低。2008年-2010年,ipo過會率都保持在80%以上:2010年,在418家ipo上會企業中,有345家通過審核,通過率為82.54%;(下轉a02版)
(上接a01版)2009年的通過率為84.92%,當年共有199家企業上會,其中169家企業過會;2008年通過率則為82.76%,在116家上會企業中,有96家通過發審會審核。
分季度看,今年各季度的通過率都在80%或以下,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別是79.71%和76.84%。三季度通過率為80%,在80家上會企業中,64家“闖關”成功。四季度降到72.28%,為全年最低。
5家券商被否率100%
分保薦機構看,今年ipo被否公司涉及券商36家。其中,被否家數最多的是國信證券,達到7家,其保薦的千禧之星珠寶、溫州瑞明工業、安徽廣信農化、福建諾奇、深圳中航信息科技產業、上海豐科生物科技和盛瑞傳動首次上會均未獲通過;華泰聯合證券被否項目為6家,保薦的上海龍韻廣告傳播、今天國際物流技術、淑女屋、山東金創、丹東欣泰電氣、許昌恒源發制品均被否。
不過,國信證券的被否率較華泰聯合證券要少得多。據wind數據統計,國信證券有31家ipo項目獲通過,華泰聯合為7家,排除取消審核和未表決的項目,兩家機構被否率大致為17.95%和46.15%。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