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的電子顯示屏正在播放中國國家形象片。資料圖片
老廣看世界
文/劉海健
伴隨著近年中國國力的提升,在普通美國人心目當中,中國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呢?今年下半年,我在美國芝加哥學習期間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街頭調查。
從調查了解到的情況看,美國人大多數都知道中國正在蓬勃發展,也知道中國是美國的最大債主,對華人華僑印象普遍不錯,認為他們勤勞、安靜、友善。
我在芝加哥某社區隨機采訪了12名路人,詢問以下6個問題:是否到過中國?最想去中國的哪里旅游?對中國印象如何?對中國人印象如何?對中國菜印象如何?能說出哪位中國名人的名字?
我們進行調查的這個社區既居住著不少芝加哥大學的老師和學生,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中低收入的黑人。調查對象的年齡從六七十歲到二十來歲都有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美國部分主流人群的觀點。
調查結果如下:
調查對象全部沒去過中國,最多人想去的地方是北京和香港,兩人提及桂林和上海,一人提及深圳,還有一人提及中朝邊境,也有人說只要是熱門的旅游地點都有興趣。
關于對中國的印象,所有受訪者首先提及的就是面積大、人口多。其次提及的就五花八門,例如:中國是世界經濟的引擎、有很多錢、很忙、豐富的美食。有兩位受訪者提及美麗的風景。
關于對中國人的印象,所有受訪者都首先提到勤奮或努力,其次就是聰明、有創造性、個子小巧、友善。事實上,現在在美國的華人,已經成了“模范少數民族”。在美國的教育界、文化界、政界、it、醫療界和商業界擁有大批華人精英,他們普遍較遵守美國的社會秩序、有禮貌,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也超過美國人的平均值。
中國菜在美國人中有較高的認同度和美譽度,他們認為選材豐富超乎想象;有的人知道中國不同的地方菜系,都想品嘗;甚至有人說只要去中國,旅游的目的就是吃好吃的;更有人開玩笑說,中國人給他們帶來的“壞處”是把美國人都吃胖了(當地人經常在周末開車去唐人街吃中國菜)。但同時,也有三位受訪者提及對中國菜的不良印象,指媒體報道中國餐館普遍添加味精。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