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魚,生活在長江上游深水域,屬生態(tài)野生品種,肉質(zhì)鮮嫩肥美,常食可強筋壯骨,延年益壽,故名“長壽魚”。在南京,如果想領(lǐng)略長壽魚的美味,揚中江鮮漁港應(yīng)該是絕佳選擇。
早在幾個月前,揚中江鮮漁港為做好漁家菜,就沿長江流域多方考察探訪,精心研制出幾十道江鮮美味。其中,長壽魚更是此番美味中的精華之味。為了充分突出長壽魚的鮮美滋味,揚中江鮮漁港采用燉煮的方式,把長壽魚放在一口特制的大鍋里,用純天然食材做輔料提鮮,長時間燉制而成。
烹制好的“長壽魚”,會蓋上紅蓋頭,然后由兩人用扁擔(dān)抬著上桌,蓋頭上放著兩桿秤。店里的“魚美人”會盛情邀請晚宴上最尊貴的客人,用秤桿掀開大鍋的紅蓋頭,秤意味著“稱心如意”。當(dāng)紅蓋頭掀起的瞬間,包間外隨即鞭炮響起,屋內(nèi)頓時充滿歡聲笑語,仿佛像過年一樣。此時再打開長壽魚的鍋蓋,濃郁的魚香飄散開來,饞人的鮮美縈繞鼻翼。喝下一碗魚湯,湯汁鮮美,沁人心脾。你會忍不住夾起魚肉放進嘴里,享受那份鮮嫩的感覺。
在喝湯吃魚的時候,鍋底還在加熱,鼻尖的魚鮮味會越來越濃,魚湯也越來越濃。這時候,你可以往魚鍋內(nèi)放些羊肉、河豚魚、江蝦等配料繼續(xù)燉煮,只吃得你滿頭大汗,伴你度過一個暖洋洋的冬日夜晚。正所謂,長壽魚過三江,看著美,吃著香,久品長壽又健康。
據(jù)了解,長壽魚是具有藥用價值的一道菜,其特點是味鮮,咸酸辣三味俱全,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一年春天外出游獵,過虎口峽,來到長江源頭四川岷江之濱。突然,一條碩大的虎口魚躍出水面,在陽光下魚鱗耀眼。劉秀大喜,遂命人捉回宮去,御廚別出心裁,與枸杞子同燒,名曰長壽魚。劉秀食后,頓覺精神倍加,疲倦消失,常食之,身體益發(fā)健康起來。爾后,傳入民間,成為漁民的一道名菜,并且盛傳“長壽魚常吃長壽,長壽常吃長壽魚”。
長壽魚不僅美味補身,在中華美食食譜里更具有悠久的歷史。而揚中江鮮漁港也采取特殊的烹制方式,充分展示地道的江鮮原味。
以上是網(wǎng)絡(luò)信息轉(zhuǎn)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