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友走在山路上。
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銀盤村綠音塘山山腳下,終于見到了王順友:臉龐黝黑瘦削,背微駝,綠色制服外裹著厚厚的褪了色的大衣。說明來意后,他熱情而又靦腆地握了握我的手,邀請我騎上馬。我一摸,馬背上馱著的郵包空空如也。顯然,他剛從“馬班郵路”送信歸來。
“老王,你是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道德模范,頭銜和榮譽一大堆,咋還不想歇歇?”走在山間小路上,我忍不住問。“前陣子領導要調我去縣城坐辦公室,這可不行!我是郵遞員!不走郵路算啥郵遞員?”王順友說,“現在我陡坡爬不上去了。領導給我調整了線路,安排我到李子坪鄉。單程4個多小時。一個星期走兩趟,比以前那條路好走多了。”
走了近兩個小時山路,我們終于到了“家”。說是“家”,其實不過是兩間空蕩蕩的瓦房。“老婆山下帶孫孫,我在山上走郵路。”王順友笑著在房前拴好馬,趕緊端出一盆飼料倒在馬槽里,顏色,趕緊吃哈!跟了我,就要吃苦啰。”這匹馬是州委書記送的,王順友取名“顏色”,自己從來舍不得騎。
調整路線前,王順友常年負責木里縣城到白碉鄉、三桷亞鄉、倮波鄉、卡拉鄉的郵政投遞,郵路往返584公里。他每走一個班要半個月,一年有330天都在走郵路。近30年來,他行程26萬多公里,落下了嚴重的風濕等疾病。
“老王,你今年47了吧?是不是該退休了?”當地郵政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馬班郵遞員因工作太艱苦,可在工齡滿20年后提前“退休”,而王順友19歲開始便走上“馬班郵路”,早已過了“退休年齡”。聽我勸他退休,王順友一下子急了:“馬班路我走了28年了,我要再走28年,沒問題!”
“你受過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見過大世面,還甘心跑郵路,不虧?”王順友嘿嘿一笑:“一點都不虧,我把在外面見到的都學到手了!”
原來,2010年王順友到青島做報告時參觀了一家啤酒廠,當他看到釀酒設備中倒出剩余的酒糟后,突發奇想:酒糟可以用來養豬養牛,如果把酒廠和養殖場建在一起豈不更好?回到縣城他就找到一個企業家,請其引資在村里建起酒廠和養殖場。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