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里就是鄉鎮食品藥品監管站?!敝钢曛蘅h南陽橋鄉政府一樓的一角,株洲市食品藥品監督局副調研員譚同來告訴記者,“全株洲133個鄉鎮和辦事處,已設立食品藥品監管站105個,計劃明年要100%覆蓋。基層有了‘腿,監管就能跟上?!弊T同來說。
就在幾個月前,同樣在株洲,湖南省政府召開現場工作會,要求大力推進食品藥品監管城鄉一體化建設。農業大省湖南,正著力將食品藥品監管“重心下沉”,向基層延伸。
農村成食藥監管“短板”
農民對過期食品藥品防備意識低
在深圳務工多年,湖南攸縣新市鎮新聯村村民羅先生卻在回鄉后碰到了一樁“新鮮事”。
本來打算請村里的鄉親聚一次餐,卻被村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員、村支部書記易福元緊急叫停,理由是聚餐沒有報備。
“不可能吧,請客辦酒席還要報告?”多方打聽后,羅先生才知道,“聚餐報告備案”已經是新聯村的慣例。
眼下,在湖南的廣大農村,食品藥品監管的一些新舉措,正在改變著農民的諸多習慣。在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系統的官員們看來,這種改變,不僅必要,而且緊迫。
湖南省食品藥品監督局局長張光榮告訴記者,以前食品藥品監管的機構在城市,著力點也在城市,農村是監管的薄弱環節。湖南省7000多萬人口,一半多是農民,但食品藥品監督系統的工作人員只有3000多人,其中監管人員更少,只有2000多人。
一方面是監管力量弱,“盲點”多,另一方面則是農村信息閉塞,食品藥品安全意識普遍不強。“前幾年,我們在專項執法整治活動中就發現,相當一部分農民對于過期的食品和藥品,幾乎沒有任何防備意識。”株洲市食品藥品監督局局長張純良說。
盡管早在2002年,湖南省率先在全國開展農村藥品供應網和藥品監督網建設試點,并在4年后全面鋪開,但實際情況是,“兩網”經過多年運行,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農村食品藥品監管力量薄弱的問題仍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建起農村監管“橋頭堡”
50人以上聚餐應向信息員提前報告
自從當上了村里的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員,攸縣網嶺鎮羅家坪村村民羅青云的身影,便時常會出現在村里的小賣部。
“每個月大概會去八九次,主要去看那里賣的食品是不是過期了。如果過了保質期,我可以要求他們下架?!绷_青云說。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