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乘用車公司繁忙的生產線。記者李葳攝
“十二五”,武漢謀劃進入gdp萬億“俱樂部”,復興“大武漢”。
再鑄大武漢輝煌,首先要再鑄大武漢工業的輝煌。在“十二五”戰略中,武漢提出全力推進“工業倍增”計劃,即“十二五”工業總產值達到1.5萬億元,力爭突破1.6萬億元,全市工業總投資累計達到8000億元,力爭達到1萬億元。
站在“十二五”的起步年,實現工業的新跨越已經成為今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之一,是武漢發展的主戰略。配合市委市政府的決策,本報掀起了工業倍增的報道熱潮。
從7月4日,以《版圖擴充三倍多
軟硬環境大改善武漢工業迎來新一輪“黃金期”》為開篇,固定版面,打上“工業倍增”報頭,以每周2-3個版位,報道武漢工業倍增計劃推進現狀,展示全市發展工業的干勁和熱情,并通過數據解讀與分析,表揚先進,激勵落后,掀起你追我趕的招商氛圍,強化招商引資工作的耐力,激勵全市上下共同為實現工業倍增而努力,至今已見報40期。
在系列報道中,本報分不同領域開辟若干專欄,比如“園區看潮”,以現場探訪形式,綜合報道各園區的規劃藍圖、招商進展、建設現狀,展示各區發展工業的智慧和激情,傳遞一線工業新信息,在全市掀起你追我趕的工業建設熱潮;“大項目掃描”則是報道重點投資項目建設節點,展示進度,反映項目落地配套服務需求;“武漢創造”則聚焦武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技術,提振武漢創新的士氣;“招商博客”偏“軟性”,以基層招商者第一人稱,描寫招商的幕后故事,酸甜苦辣,心得體會,以求與讀者共鳴。
眼下,本報還與市經信委聯合組織武漢首屆招商功臣評選,將評出招商一線的優秀團隊、優秀園區與優秀個人招商功臣,并在“工業倍增計劃”專版上開辟專欄,將來自一線的招商經驗全市共享,為武漢工業項目招商鼓勁。
(記者馮欣楠)
作者:馮欣楠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