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理說,他與天鵝有著超乎尋常的感情。王登峰攝
抓拍天鵝活動瞬間,張文理很是投入。王登峰攝
中新網三門峽12月30日報道:(記者王登峰李貴剛)黃河之濱的三門峽庫區,濕地面積達2萬多公頃,每年的11月至翌年3月,成千上萬只的白天鵝越過千山萬水,從遙遠的西伯利亞抵達這里棲息越冬。這里不僅成為著名的自然景區,還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采風。在采風隊伍中,有一位老人為白天鵝堅守了14年,天鵝已經成為其生命的另一半,為天鵝拍攝的照片多達100余萬張。他叫張文理,今年59歲,是一位天鵝的忠實守望者。
30日,天剛剛放亮,張文理便開著汽車早早地來到地處黃河濕地的天鵝湖畔,架起拍攝天鵝的“大炮”,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從白天鵝飛抵天鵝湖的那天起,長達4個月的冬季里,張文理會堅持每天守候在這里,記錄下白天鵝珍貴的“生活照”,直到天鵝返回西伯利亞的那一天為止。這樣的重復工作,他堅持了14年,拍攝下100余萬張天鵝多姿多彩的精美瞬間。
在漫長的拍攝過程中,張文理對天鵝的家族、天鵝的性別、天鵝的分布等情況非常熟悉,漸漸地把天鵝當成自己最密切的朋友:“我已經養成習慣了,一天不來拍攝天鵝,心里就感覺空蕩蕩的。”
記者是第一次近距離觀看成群的天鵝,看到白天鵝后邊跟隨著黑色的小鵝,感覺很好奇。張文理給記者介紹:“黑色的是幼體小天鵝,灰色的是亞成體天鵝,白色的是成體天鵝。丑小鴨變成白天鵝,就是說天鵝小時候是黑色的,等長大了就是美麗的白天鵝。”
正當他給記者講述天鵝的成長過程時,突然從天邊飛來一群天鵝。“飛過來了!飛過來了!”張文理邊說邊迅速拿起“大白”鏡頭的相機,對向天空飛來的天鵝群,“啪啪”一陣抓拍。
冬日的黃河濕地寒氣逼人,三門峽天鵝湖上結了一層薄薄的冰。在天鵝湖畔,攝影愛好者站在寒風中,等待著抓拍的每一個最佳時機。外地的攝影愛好者都是慕名前來,因為沒有經驗,往往忘記戴手套。張文理自己買來手套,遇到沒有戴手套的攝影愛好者,就把手套送給對方保暖。“今年我買了300雙手套,送給沒有戴手套的攝影愛好者。”張文理說。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