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10點,由貴州省農委主辦、赤水市政府承辦、市農牧局協辦以“保護水生生物資源,共促增殖放流成效”為主題的2011年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赤水河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儀式在赤水增殖放流站(大同鎮)隆重舉行。市政府副市長張家強、市人大副主任劉曉慶、市政協副主席羅金富、市農牧局局長王碧強、紀檢組長周小竹、副局長袁錫書、大同鎮鎮長謝遠馳、副鎮長毛堂榮等出席了本次活動儀式。市農牧局下屬漁政站、執法大隊、漁業科、保護站以及大同鎮農業服務中心和廣大社會群眾參與了本次放流活動。特邀赤水市公證處對放流苗種的種類、規格、數量作現場公證,本次人工增殖放流活動通過貴州省人民日報社、市外宣中心、市電視臺向社會各界公布,以接受社會管理和監督。
活動儀式由副局長袁錫書主持。副市長張家強對本次活動作指示性講話指出,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拯救珍稀水生野生動物,增殖和養護日趨衰退的長江漁業資源,鞏固和擴大長江禁漁成效,進一步增強全社會養護養護資源和愛護環境的意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一件功在當代、利有千秋的大好事,通過開展增殖放流,既能保住青山綠水,又能獲得銀水金山,不斷促進赤水生態經濟實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局長王碧強就“修復漁業資源,鞏固禁漁成效”作放流動員發言,深刻、全面的總結了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設立和建設生態赤水、打擊非法捕撈取得的成效。大同鎮鎮長謝遠馳就“參加增殖放流,保護生態環境”發出倡議,倡議廣大群眾共同參與保護我們的母親河——赤水河。最后,張家強宣布:“2011年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赤水河人工增殖活動現在開始”。
活動儀式結束后,市領導和激情高漲的群眾來到大同村廟陀渡口碼頭放流。在現場,群眾熱情洋溢,積極參與,將一盆盆魚種緩緩傾入河水中,魚兒向水深處游去,那里將是他們繁衍生息的最終歸宿。
此次向赤水河放流10—20cm鯉魚、中華倒刺鲃、四大家魚等苗種20萬尾,價值人民幣7.5萬元,是在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農牧局的精心組織下圓滿完成。開展人工增殖放流,保護生態環境是惠及民眾、造福人類、利在千秋、功德無量益事。通過此次放流活動,提升了廣大群眾養護水生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開拓了新局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