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泰和12月30日消息,(記者胡嘯通訊員楊漢廷)竹篙薯是中國少有的物產,也是江西省泰和縣著名的特產。近年來,泰和縣通過廣泛宣傳、政策引導、技術研究、項目推廣、標準園創建等措施,使竹篙薯產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種植竹篙薯已經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的重要渠道。近日,記者走進泰和縣“竹篙薯第一村”——萬合鎮高樟村,實地探訪該村竹篙薯生產發展情況。
記者在高樟村口,放眼望去是一片片三四尺高的竹篙薯苗。村民們正在各自的地里忙著挖竹篙薯。我們來到村民孫詩法的竹篙薯地里,看見他正用鐵鍬和鏟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根長在地里1米多深的竹篙薯挖出來。他一邊把竹篙薯的泥土收拾干凈,一邊高興地對記者說:“像這根竹篙薯,有一米五長,大約三斤重,按照現在的市場價可以賣得18塊錢。”據了解,今年他家栽了一萬五千株竹篙薯,平均每根重量一斤半,純收入有八九萬元。
萬合鎮高樟村位于贛江河谷地帶,這一獨特的地理條件在該村形成了大片有利于竹篙薯生長的沙壤地。雖然高樟村民種植竹篙薯歷史悠久,但長期以來都是各家各戶零星種植,沒有形成規模,也沒有多大經濟效益。為了把全村的竹篙薯產業做大做強,2008年,高樟村聯合村干部、黨員和竹篙薯種植戶,注冊成立了萬合竹篙薯專業合作社,村黨支部書記羅許祥被選舉為理事長。合作社在內部管理上實行“社員大會、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和監事會”四會制度。在生產經營上,按照“選用壯種、拱棚育苗、施足基肥、合理排灌、配方施肥、病蟲綜防”要求,大力推廣無公害竹篙薯栽培技術,實行“六統一”管理,即統一品種、統一購藥、統一滅蟲,統一標準、統一標識和統一銷售,建立健全了投入品管理、生產檔案、產品檢測、基地準出、質量追溯5項全程質量管理制度。到目前為止,共有248戶農戶加入合作社,注冊資金達100萬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