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n記者 劉末 綜合報道
2011年以來,洋奶粉已經多次上調價格,消費者既反感,又無奈。近日,洋奶粉再次提價,將“漲價大戲”推向高潮。
惠氏中國公關總監席慶表示,從2011年12月開始惠氏高端產品“啟賦”系列在全國各地陸續調價,平均漲幅8%,調整后的900克1階段產品零售價格每罐將從378元上漲到408元。在奶源價格持續回落,奶粉關稅繼續下調的大背景下,洋奶粉仍舊如此“霸氣”地漲價,其“牛”在哪里?推薦閱讀鐵路訂票網站吞錢不出票遭質疑(圖) 24省份上調最低工資 我國將建多元化航天投資體系 今年我國三分之二省gdp或超萬億貧困縣斥資千萬建觀光鐵路引爭議組圖:盤點2011年最出位另類造型 [股神爭霸] 漲停王浮出水面郭田勇:央行春節前或有新動作
洋奶粉“剎不住車”了
近兩年來,洋奶粉頻頻提價。自2010年1月起,澳優旗下品牌奶粉零售終端價格上漲12%~15%;2月美贊臣全國范圍內嬰幼兒奶粉全線平均提價8%;5月,美素、美贊臣等奶粉價格上調,每桶漲價10元左右,多美滋新品上市,相比老產品價格上漲15%;去年6月,惠氏公司推出新產品線,價格比原有老產品高出10%。此外,雅培奶粉部分產品漲價……洋奶粉似乎成了只漲不跌的“傳統”。而“奶源價格上漲”也成為“萬金油”借口。但海關數據顯示,去年前10個月廣東省進口奶粉6.8萬噸,同比增加18.8%,進口平均價格每噸為2.43萬元。也就是說,在不考慮后續添加的營養成分的成本下粗略折算,每900克進口奶粉的均價只有21.8元。
從奶粉的主要原料國際奶源價格看,去年8月份開始趨勢是下跌的,原來每噸價格曾探高到3~4萬元,而現在已經低于2.8萬元。“所以說并不是某一種原料或配方引起了奶粉的漲價,而是廠家一早訂好的利潤宗旨決定的。它們是通過分次漲價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最終目標的。”業內人士表示。
根據中新(中國、新西蘭)自由貿易協定,2012年1月1日起新西蘭向中國出口的乳制品關稅將繼續降低,其中嬰幼兒配方奶粉和酸奶的關稅將為零。這意味著從新西蘭進口奶源,將至少省下5%左右的關稅成本,業內人士計算,即便分攤到每一罐的奶源,也能降低一兩塊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