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老蔡記。
上世紀90年代的老蔡記。
本報記者張云波宋建巧實習生王博文/圖
穿過蘇寧、國美繁華的大賣場,記者來到了位于德化步行街東北角一條窄道上的京都老蔡記飯店,此時剛剛下午5點鐘,緊挨著飯店的小吃一條街上已經是熙熙攘攘,人聲鼎沸。臭豆腐、雞蛋灌餅等小攤將飯店外賣窗口堵了個嚴嚴實實,各種叫賣聲不絕于耳,小吃街上穿著時尚的年輕人來來往往,一派繁華景象。掀開京都老蔡記的棉簾走進去,門外的繁華一下子被隔離開了。100多平方米的大廳內除了外賣間、收銀臺和頭頂上一段通往二樓的樓梯外,擠擠擁擁地擺著20張桌子,昏暗的光線中,只有八九位中老年顧客稀落地坐在大廳內……
輝煌記憶
“照相到艷芳,做衣裳到大昌”這句老鄭州人耳熟能詳的順口溜和“星期天到哪里去鄭州亞細亞”一樣,早已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提起艷芳照相館,58歲的趙洪興回憶起來仍是一臉興奮:“上世紀80年代那時候能去艷芳照相館照相那是很露臉的事兒,每次去照相都像過節似的。那里的照相技術沒得說,那時候還沒有現在數碼相機的技術,卻能用燈光打得讓大家都很上相,而且每張照片都細心地剪了花角。”
今年66歲的張兆祥對老蔡記和鄭州的老字號有著特別深厚的感情,“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就經常跟著父母一起來這里吃飯,和老伴處對象的時候,也是在這里吃的飯,這里裝載著我從小到老的記憶啊。”據張兆祥回憶,小的時候二七塔附近、德化街上,一溜兒的老字號門店,是老鄭州最繁華的地方,“老蔡記蒸餃、艷芳照相館、鐘表眼鏡店,等等,都在這里,現在重建之后只剩下老蔡記了,而且規模也不如以前,整條街上是商業氛圍越來越濃,傳統老字號的氛圍越來越淡。”
現狀堪憂
2006年和2011年,商務部兩批“中華老字號”名單先后出爐,作為省會的我市僅有合記、馬豫興、精華眼鏡行3家企業上榜,兄弟地市洛陽市有4家企業上榜“中華老字號”。在我省組織的兩批“河南老字號”的評選中,我市8家企業獲此殊榮,開封市有10家企業上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