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獲悉,省消費者協會發布提示:節日消費要理性。
隨著元旦、春節的到來,不少店鋪在門前貼出“全場驚爆折扣”、“瘋狂大甩賣”等宣傳標語。這些節日促銷方式,看似充滿了誘惑力,其實往往暗藏陷阱:有些商家在促銷前先更換價格標簽,將價格人為抬高,再以打折、降價、返券等為誘餌吸引消費者;有些商家則趁機將店里的積壓品、殘次品甚至“三無”產品以節日促銷的方式出售給消費者。推薦閱讀賴昌星案偵查終結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圖) 百項涉企行政收費取消 全國認定違規公車17.95萬輛 鐵道部:網絡訂票失敗票款會返還山西焦煤董事長失竊案曝光被免組圖:1976年十里長街送總理 [股神爭霸] 漲停王浮出水面趙曉:無需惡言攻擊崇拜美國的人
為此,省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在節日期間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時,要增強辨別能力,提高防范意識,樹立安全、理性的消費觀念。一、選擇正規的消費場所,對節日商業場所的打折促銷要貨比三家、價比三家。要特別注意少數商家虛假標價、模糊標價、虛構原價、虛假折扣、模糊贈售、隱瞞價格并附加條件等銷售陷阱。二、要詳細檢查商品的產品名稱、規格、商標、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檢驗合格證明、質量安全標志等包裝標識信息,避免購買價高質低商品和假冒偽劣商品。三、索要并保存好發票等消費憑證,與經營者發生消費糾紛時,有效的消費憑證是消費者維權時最重要的證據。
(溫玉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