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杭州12月31日報道:(記者張遙)一座本地戶籍人口不足80萬的浙江小城,如今一年迎來送往的外商超過42萬人次,銷往世界各地的商品超過170萬種,被譽為“世界小商品之都”--這便是義烏。
不論是從專注內貿向內外貿并舉的重心挪移,還是近兩年鼓勵進出口平衡發展的種種舉措,以及不久前獲批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成為最年輕“新特區”加快探索外貿轉型升級,這座“建立在市場上的城市”處處折射出入世十年中國外貿嬗變。
“馬路市場”抓住入世契機
成型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義烏市場是國內最早創辦的專業市場之一,早先搖著撥浪鼓走街串巷、靠“雞毛換糖”行商的義烏人,在市場早期已經把內貿生意做得有聲有色。
“但如果沒有抓住入世的契機,就沒有義烏市場今天的繁榮?!绷x烏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方平說,“與漢正街、荷花池這些批發市場比起來,義烏市場當時的知名度并不是最高。走國際化道路,深耕兩個市場,才有了今天的影響力?!?/p>
一些市場商戶的經歷印證了金方平的感觸。出生在商人世家的義烏人施新雨曾經努力想擺脫父輩的人生道路,盡管家人經營的市場攤位收入已算可觀。“當時總覺得不甘于守著馬路市場的一平方米小攤。但就在那一陣,中國入世了,客流量大了,韓國人、歐美人也很快多了起來?!笔┬掠暾f,“我心想這下可以做大生意了。”
根據義烏小商品城提供的數據,入世十年間,義烏市場經營面積從50萬平方米擴大到470萬平方米,市場里過去僅有6%的商品出口,而現在65%的商品均是遠銷海外。目前已有超過3000家境外企業在義烏設立代表處。有統計表明,目前國內依賴義烏市場貿易通道的企業超過20萬家,就業人數達1000多萬人。
如今在義烏,人頭攢動的貿易景象總能讓人感受到這個中國外貿窗口的熱度。義烏海關于2009年正式開關,成為杭州關區內首個設立在縣級市的海關,為小商品出口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
“義烏市場牢牢抓住了經濟全球化發展機遇?!绷x烏海關關長張軍說,“十年來,海關針對小商品外貿特點,探索推出門到門的服務性監管模式,并通過旅游購物商品出口監管模式,每年為義烏商戶節省外貿成本近億元,大大簡化了出口手續?!?/p>
來自義烏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2002年義烏小商品全年出口9000標箱,這一數字到2010年已經增長至57.6萬標箱,商品出口遍及全球215個國家和地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