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昌都地區行署批轉地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擬定《昌都地區2011年農牧民培訓工作方案》,地區農牧局農牧民培訓工作在地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和各縣農牧部門的大力協調配合及努力工作下,緊緊圍繞農牧區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中心任務,本著農牧民增產增收的目的,以“培養新農民、服務新農村”為重點,圍繞“實用、實際、實效”的原則,切實開展了提高農牧民科技文化素質、經營管理水平和生產技能的培訓工作。
為了提高昌都地區農牧民的整體素質,培訓一批懂技術、會經營,有市場意識,有一定生產能力與管理能力的新型農牧民。以農牧業實用技術為主要內容,深入開展了農牧業技能的各項培訓。一是通過舉辦培訓班,分期、分批地采取了請進來與走出去、集中培訓和分散培訓相結合的形式對農牧民群眾進行培訓;二是將理論培訓與實踐相結合,安排農技推廣技術人員親臨各縣鄉鎮,深入農牧生產第一線,手把手言傳身教,把農牧業科學技術送到了田間地頭;三是通過播放光碟,分發各種宣傳,實用技能資料等形式對農牧民進行技能傳授。培訓的主要內容有:種子包衣、青稞和小麥栽培技術、蔬菜、瓜果種植技術,溫室暖棚蔬菜種植技術,主要農作物和常見病蟲害及雜草的防治實用技術,主要農作物的良種繁育實用技術,重大動物弊病防治知識技術,春秋季疫苗注射實用技術,農村戶用沼氣的建設與管理,以及后期服務及維護員培訓和農機使用與維修等實用技術等。截止目前,已舉辦各類培訓會320次,已完成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20050人次。其中農田實用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培訓9600人次,農村戶用沼氣建設與維護培訓320人次,沼氣服務站建設及專用設備使用與維護100人次,重大動物疫病防治知識技術培訓2200人次,溫室暖棚蔬菜種植培訓3288人次,高效日光溫室種植技術與大棚建造技術12人次,農業田間管理實地培訓4400人次,農機使用與維修培訓110人次,地縣企業負責人培訓20人次。
首先是提高了農牧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農牧民在培訓中得到實惠,主動求教、主動咨詢人越來越多,要求參加培訓的人越來越多,熱情高漲;其次是培養了一批農牧民的創業精神和創新意識,營造了學科學、用科學、依靠科技發展生產致富奔小康的氛圍;三是促進了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的發展,通過農牧業新技術、新的科學推廣,使農牧民的生產經營思想有了轉變,為今后應用新技術、推廣新品種創造了條件;四是促進了農牧特色產業的發展,增加了農牧業技術員隊伍和一批農村利用新技術的致富帶頭人;五是通過培訓讓農牧民群眾掌握了一定的職業技能和法律常識,拓寬了外出務工的渠道,提高了外出務工的技術含量,從而增加了現金收入;六是培訓造新了一批致富能人和能工巧匠,對帶頭共同致富和整個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最后是通過培訓與學習提高,造就了一批具有創業精神、創新、創業能力,并在農牧業生產過程中,能將所學的實用技術運用到農牧業生產實踐上來,并留得住,用得上,長期發揮作用的鄉土人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