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省政協主席陶武先率隊前往省政協“掛包幫”定點幫扶的雅安市名山縣茅河鄉白鶴村看望慰問困難群眾。他強調,進一步做好“掛包幫”定點幫扶工作,是造福民生的德政事業,是應當肩負的歷史責任,要更加注重產業發展提升,更加注重基礎設施完善,更加注重幫扶困難群眾,促進和帶動農民持續增收致富。
按照省委部署,省政協在“掛包幫”活動中定點幫扶雅安市名山縣茅河鄉白鶴村。兩年來,協調到位的幫扶“項目資金”832萬元,“捐助資金”183.25萬元。在雅安市各級黨政的支持配合和督促落實下,該村的產業發展水平提升、基礎設施逐步改善、民生問題明顯改善、農民增收步伐加快。
“大家新年好。”來到白鶴村,陶武先步入當地群眾中,與他們親切攀談,詳細了解農業產業發展情況。在省政協的幫助下,當地群眾積極引入新技術、新產業,特別是通過推廣“茶+桂”種植模式,在茶地中套種桂花樹,實現了增收,陶武先對此表示肯定。他說,一個地方老百姓富裕與否,根本的是看產業發展程度。進一步推進白鶴村產業發展上新臺階,要更加注重項目支撐。根據當地實際和近年來的探索,要將“茶+桂”產業以項目運作的方式來重點推動和保障,做好規模、資金、發展步驟等項目規劃,打造有特色、上檔次的產業項目品牌;要更加注重龍頭帶動,引進技術先進、機制較好、管理較優的龍頭企業,在遵循自然規律基礎上,以工業意識引領群眾進行標準化產業種植生產,提升當地特色產業檔次。
因病致貧的困難群眾是最讓人牽掛的群體。陶武先先后來到該村殘疾群眾孫小華、徐興蓉等家里,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康復情況,鼓勵他們自強自立,并送上慰問金和慰問品。了解到該村還有79戶困難群眾,陶武先十分關心,他囑咐當地干部,要把帶動特殊困難群體生活改善作為重要工作來抓,一方面,要結合他們的現實需求和身體狀況,尊重他們的意愿,把他們吸納進“茶+桂”產業項目中,并合理發展特色養殖業等幫扶項目,帶動他們增收;另一方面,要通過外派學習等方式,培養本土化的康復醫療衛生人才,科學指導農村殘疾人進行康復訓練,提升他們的生活信心和質量。
新吊橋、新河堤……在省政協的牽線協調下,白鶴村基礎設施建設有所改善,方便了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陶武先到現場察看后表示,省政協將進一步協調有關部門,幫助當地完善公路橋、河堤、村民活動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希望當地各級政府做好配套工作,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產業項目,都要指定相關專業部門負責、責任落實到人,嚴格按照規范進行,保證項目質量,把惠及民生的實事辦好。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