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長沙12月31日報道:(記者湯紅輝實習生葉寒梅)右邊坐著的,是年輕朝氣的農民工們,不停的發言“訴苦”;左邊坐著的,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認真地做記錄,間或打斷對面的講話,咨詢一些問題。
今日,共青團湖南省委組織開展“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座談會,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謝勇與新生代農民工代表,以及部分在湘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等面對面交流,探討了解新生代農民工對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訴求。
參加活動的農民在“訴苦”的同時,更多表達了自己堅強的一面。
來自長沙寧鄉的小伙子陳鵬,在長沙打工兩年了,對居住快兩年的社區卻很少接觸。“回家就呆在家里上網,和朋友聚會也只能選擇一些低價位的消費場,感覺社區和我們這些農民工沒什么關系,我們也希望有機會融入社區。”陳鵬戲稱自己是城市里的“窮二代”,但他表示“我們有吃苦耐勞的品質,有不斷進取的決心,我們一定會在這座城市里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長沙市某餐飲公司任職的蔡益佳來長沙工作4年,2007年剛來時長沙的房租是600元每月,一年后漲到了700元,現在漲到每月1200元,為此她只能選擇和別人合租。蔡益佳坦言,在新聞里經常看到有關廉租房和公租房的報道,但“蛋糕看上去很美,卻不屬于我們”,她希望政策能向新生代農民工傾斜。
作為某建筑公司的鋼筋工黃輔君,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反映說,建筑工地的農民工,下班之后除了看電視,就是玩手機,沒有其他別的愛好,也沒活動安排。他希望在一個項目完工之后,單位能組織農民工去一個地方旅游一兩天,好好放松一下,“而項目沒完工時,即使安排了,我們也不會去”。
參加座談會的農民工,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出生于上世紀80年代或者90年代,戶籍在農村,但人卻在城鎮就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新生代農民工”。與父輩們相比,“新生代農民工”具有三高,即高學歷、高追求、高享受;同時,他們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要求融入城市、享受城市生活。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