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品嘗增城遲菜心。
?買到增城遲菜心。
凌晨3點多,天還沒有亮,增城小樓鎮小樓村村民何秋扶就爬起來,到租種的10畝菜地收割遲菜心。
再過一個多小時,來自廣州、東莞等珠三角城市的采購商和菜販,就會來到增城鄉村的田間地頭,大量采購增城遲菜心。
一棵增城遲菜心,成了增城北部山鄉巨變、綠色崛起的縮影。數據顯示,今年增城市種植菜心3.3萬畝,預計實現產值1.98億元,帶動農民直接增收1.32億元。
今天,為期3天的廣州增城菜心美食節正式閉幕,短短3天內吸引了超過12萬人次到增城品菜心、游綠道。
遲菜心走俏貧困戶一年脫貧
天氣漸冷。在增城小樓鎮小樓村田頭,一片片綠油油的遲菜心,迎著寒風挺立著,正是豐收的好時節。
47歲的何秋扶回憶:“以前遲菜心都自種自用,吃不完才拿到市場上去賣。”他說,前幾年有農民將增城菜心運到菜市場去賣,這些又大又長的菜心幾毛錢一斤也無人問津。
增城遲菜心在2004年盼來了轉機:在政府緊鑼密鼓的張羅之下,首屆增城菜心節讓默默無聞近百年的增城遲菜心一炮而紅,僅是菜心節上就賣出3000噸。
和廣州郵政簽訂了配送服務協議,在廣州鬧市里大擺“菜心宴”……依靠各種宣傳和推介,短短幾年,增城菜心形成品牌,成了緊俏商品。專供香港市場的精裝盒裝遲菜心,一盒3斤賣到328元港幣,百元一斤的遲菜心已經趕上了人參價。
遲菜心等農產品一路走俏,也帶動當地農民收入水漲船高。數據顯示,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8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623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75.2%和103.82%。
靠著10畝遲菜心,身為貧困戶的何秋扶終于可以挺直腰桿說:自己脫貧了。去年,他們一家的收入是7000多元,今年估計有7萬元收入,大部分正是種植遲菜心的收入,“光是遲菜心一斤最高就可以賣到4.5元。”
在小樓村,像何秋扶這樣靠種植遲菜心脫貧的貧困戶還有不少。增城市相關負責人介紹,小樓鎮701戶1827人,年人均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完成2011年率先脫貧的目標。
在小樓鎮,嶄新的何仙姑文化旅游商業街已經拔地而起。17條貧困村通過該項目的保障,收入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