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江西省貴溪市糧食生產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為平臺,以發展糧食生產“保供給、促增收、保安全、添活力”為重點,促進糧食生產連年增產,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年初,為促進糧食穩產增產,該市各級黨委政府著力強化政策促耕、科技備耕、農機鬧耕、打假護耕,采取春耕生產調查、編印糧食生產技術手冊、發放惠農政策明白卡、下發糧食生產意見、修訂面積核實細則、送農業科技和放心農資下鄉等舉措,更加主動高效地服務于糧食生產。
該市涉糧涉農部門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切實抓好全年糧食“穩播穩產保豐收”工作。一是狠抓政策宣傳。今年國家在糧食主產區再次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3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決定,中央新增支農資金100億元。這有利于種糧農民增收,有利于持續發展糧食生產,有利于糧食市場價格基本穩定。該市農業、科技、糧食等部門通過下鄉走訪,座談,召開村組黨員、干部、群眾大會等形式宣傳這些惠農政策,并印發、張貼《2004—2011年糧食最低收購價目對比表》、《春耕備耕知識要點》等資料,積極推廣農業科學種植技術,有力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種糧積極性,有效地確保了不出現拋荒撂荒現象。
二是狠抓技術培訓。該市農業部門嚴格按照“專家定點聯系到鄉、農技人員包村聯戶”的總體要求,開展新品種新技術、國家惠農政策等培訓。培訓中做到“三到位”:即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黨的強農惠農政策宣傳到位;農業實用新技術新品種和農業信息普及培訓到位;技術指導員和科技示范戶重點培訓到位。全市鄉鎮級培訓班除技術指導員和科技示范戶外,直接培訓農民2000余名,使他們學到了糧食種植新技術、熟悉了國家惠農政策,對今年糧食生產充滿信心,為全市糧食穩產豐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